【資料圖】
然而遺憾的是,各種研究顯示,酒精會永久性地損害DNA、直接導致癌癥、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和早發性癡呆并能使大腦萎縮--相當于衰老10年。而現在一項新研究發現了更多證據,其表明飲酒可以加速生物衰老。
端粒是DNA的重復序列,在染色體的頂端形成保護帽。每次細胞分裂時,這些“垃圾”序列的一部分就會丟失,最終端粒的磨損程度足以使有用的DNA開始受到影響。這使得細胞停止分裂并促成了許多衰老的生物跡象。因此,端粒長度經常被用作衰老的生物標志物。
在這項新研究中,來自牛津人口健康的研究人員利用參加英國生物庫項目的24.5萬人的數據,他們研究了酒精攝入量和端粒長度之間的關系。為了調查任何潛在的因果關系,研究小組使用了一種被稱為孟德爾隨機化(MR)的遺傳技術,該技術著眼于某些基因的變異--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基因以前曾與飲酒和酒精使用障礙有關。
在MR分析中,研究小組發現高酒精攝入量和較短的端粒之間存在明顯的聯系--每周喝32個單位的酒(約11杯酒)顯示端粒的縮短相當于約三年的衰老,而那些喝10個單位的人則是如此。從遺傳學角度預測有酒精使用障礙的人也被發現有約三年的端粒老化損傷。
研究小組通過對參與者報告的每周飲酒習慣的觀察性研究來支持這一MR分析。這顯示了類似的結果--每周喝超29個酒精單位(約10大杯酒)的人顯示端粒的縮短相當于1到2年的衰老,而每周喝少于6個酒精單位(約2杯酒)的人則是如此。
這種關聯似乎只對每周飲酒超17個單位的人有意義,這表明在端粒損害開始之前至少需要適度的酒精消費水平。
雖然結果不是決定性的,但該團隊表示,證據是強有力的。首先,這種影響只在目前的飲酒者身上發現,而在從未飲酒或已停止飲酒的參與者身上沒有發現。MR分析還強調了一個特定的基因是最有影響的--AD1HB,它在酒精代謝中起著作用。
“這些發現支持酒精,尤其是過量的酒精,直接影響端粒的長度,”該研究的論文第一作者Anya Topiwala博士說道,“端粒縮短已被提議為風險因素,這可能會導致一些嚴重的年齡相關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癥。我們的結果為尋求減少過量酒精的有害影響的臨床醫生和病人提供了另一個信息。此外,酒精的劑量也很重要--即使減少飲酒也會有好處。”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