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組恐龍足跡發(fā)現(xiàn)者歐鴻濤先生介紹,7月10日,他在餐廳用餐,無意間看到院子里的幾個坑凹有些奇特。
因為工作原因,對古生物有些了解,他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懷疑可能是恐龍足跡,當晚,他通過網(wǎng)絡(luò)聯(lián)系到了邢立達副教授。
后續(xù),專家組通過無人機拍攝以及3D掃描,認定這批足跡為白堊紀早期夾關(guān)組的雷龍足跡,十余個足跡組成了兩道行跡。
邢立達副教授表示,本次發(fā)現(xiàn)的意義在于首次在樂山城區(qū)發(fā)現(xiàn)恐龍足跡化石,這是兩只體長約八米的蜥腳類恐龍留下的兩道行跡,他們在距今約一億年前的古樂山干旱環(huán)境的河流邊活動,留下足跡。這套沉積物,也是日后樂山大佛的基礎(chǔ)。
專家團隊建議餐廳對足跡就地妥善保護,也希望這處恐龍足跡成為樂山一景。網(wǎng)友表示,這餐廳要火。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6
頭條 22-07-16
頭條 22-07-16
頭條 22-07-16
頭條 22-07-16
頭條 22-07-16
頭條 22-07-16
頭條 22-07-16
頭條 22-07-16
頭條 22-07-16
頭條 22-07-16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