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月亮位于近地點時正好出現新月,稱為超級新月;月亮位于近地點時正好滿月,稱為超級滿月。由于月球以橢圓形軌道繞行地球,月球和地球間的距離不斷變化,因此滿月發生時月亮離地球越近,人們看到的滿月也就越大。
事實上,很多主流天文學家們并不贊同“超級月亮”、“超-超級月亮”的稱謂,因為從科學定義而言,叫做近地點滿月更為準確。
當滿月從地平線升起時(即近點月),我們看到的月亮似乎比它升到天頂時更大、更明亮。這時的近點月大概比遠點月變大14%,變亮30%左右(取決于氣象條件),但這種大小、亮度的變化,其實人的肉眼是不太容易覺察出來的。
另外,超級月亮其實并不罕見,每年均會出現4-6次,農歷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都是滿月可能出現的時段,2015年就有六次。
超級月亮的出現取決于兩個關鍵因素:一是離得近、二是足夠圓。寇文解釋:“月亮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并不是圓形的,而是橢圓形的。橢圓軌道上離地球近的稱為“近地點”,離地球遠的為“遠地點”。
再看月相的變化,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是它被太陽照亮的那部分,所以月球圍著地球轉,地球帶著月球圍著太陽轉,那么在地球上看月亮就有一個月相變化,比如有峨眉月、上弦月、滿月等。月球在軌道上運行時,在任何地點都可能會發生滿月,而當月球在過近地點附近變成滿月時,就是我們所說的超級月亮了。”
兩次滿月間隔29.5天,而月亮從近地點轉一圈再回來到近地點約27天半,這兩個時間差了約兩天。按照計算,實際上一年大概會出現幾次近地點滿月。所以,超級月亮本身并不是一個很罕見的現象。
距離地平面較低,是這輪年度最大“超級月亮”的顯著特征。7月14日晚的“超級月亮”赤緯相對較低,因此月出的時間更長,屆時大家可以看到月亮低低地掛在夜空,與地面景象相映成趣,這也使得它具有更高的觀賞價值。
13日傍晚,“超級月亮”將從東南方向升起。想要賞月的公眾可以在月出之后,選擇開闊的場地進行觀測,從13日晚到14日清晨日出前,都可以欣賞到本次“超級月亮”的風姿。天文預報顯示,7月13日17時06分,月球過近地點,此時月亮“最大”;7月14日2時38分為“望(滿月)”,此時月亮“最圓”。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