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圖自: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按照計劃,這艘母艦會投放到海上預定的搜救區域。除了負責打通本地通信和互聯網上行鏈路,它還艦載了計算單元、GNSS 定位導航、以及 IMU 系統。
在從甲板上推出固定翼無人機后,機載的 RGB 與紅外攝像頭能夠用于搜尋掉落于水中的目標,且空中偵查無人機能夠在智能網格算法下高效運作。
若空中無人機檢測到了水中目標,便可將坐標和視頻片段發回 Seacat 中樞,并等待地方當局正式派出救援力量。
確定目標對象是需要救助的人員后,還可排除四軸無人機來實時傳輸視頻,以及投遞救生圈或其它補給品。
等到電量即將耗盡的時候,無人機會自行返航并降落于附近水域、發出廣播信號并等待被取回充電,以便后續重新加入搜救工作。
來自該校查莫斯流體力學系的 Xin Zhao 表示:“得益于不同無人機的優勢,該項目能夠開展多種不同類型的協同工作,以顯著提升搜救效率和救援響應速度、進而挽救更多生命”。
目前 Seacat 已在水上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不過項目負責人 Ola Benderius 指出,想要將三無人機概念正式投入運營,可能還需要配備一個速度稍快的海上平臺。
此外一架空中無人機原型已開始從頭打造,且研究人員已測試其四軸飛行器。
該校車輛工程和自主系統系副教授 Benderius 表示:作為擴展項目的一部分,后續他們將把所有系統組合到一起,并于海上對其展開全面的測試。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