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脈沖星是快速旋轉的中子星,當大質量恒星的燃料耗盡、坍縮和爆炸時就會形成。有時這些爆炸會產生一個“踢”的動作,這就是讓這顆脈沖星在超新星爆炸的遺跡中飛奔的原因。一個插圖顯示了從錢德拉發出的X射線中看到的這個脈沖星的特寫。
為了做出這一發現,研究人員比較了2006年和2016年拍攝的G292.0+1.8的錢德拉圖像。一對補充圖像顯示了該脈沖星在這10年中的位置變化。脈沖星的位置變化非常小,因為它離地球約有2萬光年,但它在這段時間內走了約1200億英里(1900億公里)。研究人員能夠通過結合錢德拉的高分辨率圖像及利用蓋亞衛星的精確位置來檢查脈沖星和其他X射線源的坐標的謹慎技術來測量這一點。
研究小組計算出脈沖星從超新星殘余物的中心向左下方移動,每小時至少140萬英里。這個速度比之前對脈沖星速度的估計高出約30%,該估計是基于一種間接的方法,其通過測量脈沖星離爆炸中心有多遠來進行。
新確定的脈沖星的速度表明,G292.0+1.8及其脈沖星可能比天文學家之前認為的要年輕得多。研究人員估計,從地球上看,G292.0+1.8將在約2000年前發生爆炸,而不是之前計算的3000年前。這個對G292.0+1.8年齡的新估計是基于將脈沖星的位置向后推算的,這使其跟爆炸的中心相吻合。
當全球的幾個文明都在記錄超新星爆炸,這為G292.0+1.8被直接觀測到提供了可能。然而對于大多數可能觀察到它的北半球文明來說,G292.0+1.8在地平線以下,另外在G292.0+1.8方向的南半球也沒有觀察到超新星的記錄實例。
除了了解更多關于G292.0+1.8的年齡之外,研究小組還研究了超新星如何給脈沖星帶來強大的踢力。有兩種主要的可能性都涉及到物質沒有被超新星均勻地拋射到各個方向。一種可能性是爆炸中產生的中微子被不對稱地從爆炸中噴出,另一種可能性是爆炸產生的碎片被不對稱地噴出。如果物質有一個偏好的方向,那么脈沖星就會被踢向相反的方向,因為物理學的原理叫做動量守恒。
解釋這一最新結果中的高速所需的中微子的不對稱量將是極端的,并且還支持了爆炸碎片的不對稱性給脈沖星帶來的踢力的解釋。
這次爆炸給脈沖星帶來的能量是巨大的。雖然只有約10英里寬,但這顆脈沖星的質量是地球的50萬倍,它的速度比地球繞太陽運行的速度快20倍。
相信研究報告已發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4
頭條 22-06-14
頭條 22-06-14
頭條 22-06-14
頭條 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