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皮膚是具有電子特性的薄膜材料,使其能夠執(zhí)行自然人類皮膚的一些功能,如記錄觸摸、壓力、溫度甚至疼痛。這些人造皮膚可能對重大受傷后需要移植的病人有用,或者為假肢和機器人提供更先進的觸覺。
在這項新研究中,來自德國開姆尼茨工業(yè)大學(xué)和德累斯頓萊布尼茨固體與材料研究所 (IFW) 的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種含有新型傳感器的電子皮膚,使其對觸摸特別敏感。這一突破來自于對人類觸覺中一個重要但被忽視的因素的模仿--皮膚內(nèi)的微小毛發(fā)。
科學(xué)家們將微小的磁性毛發(fā)嵌入到一種彈性材料中,以制造他們的電子皮膚。與天然毛發(fā)一樣,這些人造毛發(fā)有球狀的根部,位于電子皮膚的表面之下,當(dāng)上面的毛發(fā)被觸碰時,它們會移動。這些根部的每一個都被一個三維磁性傳感器所包圍,允許實時跟蹤根部的確切位置。這使得整個傳感器矩陣不僅能記錄下頭發(fā)被觸摸的情況,還能記錄下觸摸在電子皮膚上的方向。
該團隊表示,這些磁性傳感器可以相當(dāng)容易地制成散裝片。然后,它們可以通過一個被稱為微型折紙的過程,自行折疊成3D盒子,以容納發(fā)根。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Christian Becker說:“我們的方法允許在三維空間中精確排列功能傳感器元件,可以在平行制造過程中大規(guī)模生產(chǎn)。這樣的傳感器系統(tǒng)極難通過既定的微電子制造方法產(chǎn)生。”
這項研究發(fā)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