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擁有發(fā)光眼睛的物種已經進化到在弱光下看得更清楚,因為它們要么是在覓食要么是必須整夜提防捕食者,又或者它們要在黎明和黃昏時分捕獵。事實上,馴養(yǎng)的貓在亮度只有人類要求的16%的條件下也能看到東西。
貓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它們的瞳孔--在眼睛中間呈現黑色的孔徑--會隨著光線條件的變化而擴大和縮小。瞳孔的功能就像窗戶一樣,更大的瞳孔可以讓更多的光線進入眼睛。在昏暗的光線下,貓的瞳孔可以比人類瞳孔大50%。它們的眼睛后部也有比我們更多的特定類型的感光細胞。這些細胞被稱為桿狀細胞,其可以捕捉低水平的光線。
除了擁有大瞳孔和大量的桿狀細胞外,貓還擁有人類所沒有的東西:脈絡膜層( tapetum lucidum)。它也被稱為“ 眼耀”。
它位于眼睛后面的視網膜后面--這是一層薄薄的組織,可接收光線并將光線轉換為電信號,然后將這一信號發(fā)送到大腦以解釋圖像。
貓的視網膜是由帶有晶體的細胞組成,就像一面鏡子,可以將光線反射回視網膜。這使視網膜有第二次機會吸收更多的光線。
貓的視網膜非常特別是因為它的反射化合物是核黃素,這是一種維生素B。核黃素具有獨特的特性,能將光線放大到貓能看清的特定波長,這大大增加了視網膜對微光的敏感性。
在貓身上,絳蟲最常發(fā)出黃綠色或黃橙色的光,但顏色不一,就像它們的虹膜--眼睛的彩色部分可以是綠色、黃色、藍色或金色。這種變化并不是貓獨有的,在很多物種中都可以找到。
其他動物的眼睛也會發(fā)光
許多其他需要在晚上看東西的動物都有脈絡膜層。這包括捕食者和獵物,從野生狐貍到養(yǎng)殖的綿羊和山羊都是如此。
脈絡膜層對魚、海豚和其他水生動物也非常有用,因為它能幫助它們在陰暗的水中看得更清楚。
像貓一樣,狐猴和它的近親叢林嬰兒也有一個用核黃素制成的超級反光的視網膜。
盡管很多動物都有眼耀,但一些小型馴養(yǎng)的狗缺乏這種特征。大多數擁有藍眼睛和白色或淺色外套的動物也失去了這種特征。
因此,如果你的狗或貓的眼睛不發(fā)亮,不要驚慌。其他沒有視網膜的物種名單包括豬、鳥、爬行動物和大多數嚙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包括人類。
有什么壞處嗎?
不幸的是,有脈絡膜層的動物會犧牲一些視覺敏銳度來換取它們在昏暗光線下的視覺能力。這是因為所有的光線在反射到直腸上時,會使它們看到的東西變得有些模糊不清。因此,貓需要離一個物體近七倍的距離才能像人在明亮的地方一樣清晰地看到它。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