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碩大西屯魚生態復原圖(史愛娟繪)
“這是首次在曲靖地區西屯組中發現真盔甲魚類,該魚具有真盔甲魚類的典型特征,歸屬于真盔甲魚目真盔甲魚科是毫無疑問的。這一發現填補了西屯組未見真盔甲魚的空白。”4月18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趙文金說。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云南曲靖城西翠峰山腳下出露的早泥盆世地層中,古生物學家發現了種類繁多的古魚化石,借此一步一步地揭開古魚類的演化之謎。
真盔甲魚目系統發育關系圖。
以多鰓魚、云南魚、楊氏魚等為代表的西屯脊椎動物群早已譽滿天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早泥盆世脊椎動物化石寶庫之一,備受早期脊椎動物學界關注。這些化石主要產自曲靖麒麟區西城街道西屯村附近的西屯組。
然而,“迄今為止,在西屯脊椎動物群的主要產出地——西屯組中,還沒有發現盔甲魚類的重要類群真盔甲魚類的確切報道。”趙文金強調。
近幾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的早期脊椎動物演化研究團隊持續在曲靖地區下泥盆統西屯組中開展魚化石的野外發掘工作,采獲了大量古魚類化石材料,其中5件盔甲魚類標本具有典型的真盔甲魚科特征,應為真盔甲魚類的一個新屬種。
趙文金介紹,真盔甲魚是一類已滅絕的“穿”著盔甲的魚類,是東亞地區特有的一種無頜魚類,目前僅發現于我國和越南北部,是一種非常有土著色彩的魚類。
“新發現的碩大西屯魚屬名指示其發現于曲靖西屯村附近的西屯組,種名則源自其具一較大的頭甲。”趙文金表示。
碩大西屯魚化石照片(蓋志琨攝)、3D重建及頭甲復原(馮鳴娟繪)
在前人對盔甲魚類進行系統發育關系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對西屯魚一些特征的新認識,研究人員構建了一個包括66個特征的新矩陣,其中新增的3個新特征為中央管的有無、頭甲厚薄的程度及中橫管殘跡的有無。
最新的系統發育分析結果表明,西屯魚屬與盾魚屬和真盔甲魚屬共同組成一個單系類群——真盔甲魚科支系, 并且三者之間西屯魚與盾魚的親緣關系更為密切。
同時,西屯魚的感覺管系統具有原始的和衍生的鑲嵌特征。這一發現為探討盔甲魚類感覺管系統的演化提供了新的關鍵證據。
盔甲魚亞綱各類群的感覺管系統研究分析圖。
對此,趙文金表示,這項研究不僅填補了曲靖地區真盔甲魚類在早泥盆世期間西山村組與徐家沖組之間的地質空白,豐富了西屯脊椎動物群的魚類多樣性,而且幫助我們進一步理清了真盔甲魚類各類群之間的系統發育關系,加深了我們對于盔甲魚亞綱在早泥盆世輻射演化的認知。
(文中圖片由中科院古脊椎所提供)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