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晚,王亞平發了凱旋后的第一條朋友圈:
出差回家,半年不易!感謝大家的關注支持,感謝你們的日夜陪伴,回到地球回到家的感覺真好!
為了保護眼睛,微信就不一一給大家回復了,這里一并給大家感謝了。
字里行間,透露著我國航天員的良好心態,還用了兩個調皮的表情。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黃偉芬介紹,總體來講,3名航天員在軌飛行期間身體和心理狀態良好,協同配合默契、工作緊張有序、生活豐富多彩、任務完成出色,他們經受住了身心考驗以及完成任務各方面的能力考驗。
目前,他們已經返回北京航天城,正在按計劃開展返回后恢復工作,他們的身心狀態很好。
根據任務計劃安排,2022年將實施6次飛行任務,完成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包括天舟四號/五號貨運飛船、神舟十四號/十五號載人飛船、問天/夢天實驗艙。
2023年,計劃發射我國首個大型空間巡天望遠鏡,開展廣域巡天觀測,將在宇宙結構形成和演化、暗物質和暗能量、系外行星與太陽系天體等方面開展前沿科學研究,有望取得一批重大創新成果。
在進行空間站研制建設的同時,我們也開展了載人月球探測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深化論證。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