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取消多項航天合作
從運載火箭發射、國際空間站到互聯網通信衛星,再到繪制了最大宇宙黑洞地圖的eROSITA望遠鏡,俄羅斯與許多國家開展了多個活躍的國際航天合作項目,涉及的合作伙伴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印度、韓國等國家的機構和公司。但是,俄烏沖突爆發以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逐漸加碼,技術限制也導致了一系列航天項目的停止與破裂。
美國是最早提出對俄羅斯航天實施制裁的國家,包括禁止向俄羅斯出口半導體、電信、加密安全、激光、傳感器、導航、航空電子設備和海事技術等敏感技術。
作為回應,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停止向美國交付火箭發動機,并表示不會對已經售出的發動機提供維修服務,其中就包括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宇宙神-5運載火箭一子級使用的RD-180發動機和諾·格公司安裝在安塔瑞斯運載火箭上的RD-181發動機。
在沖突爆發的第二天,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總裁德米特里·羅戈津就在推特上發出警告:如果美國凍結現有合作關系,國際空間站可能會墜落地球。德國在關閉了與俄羅斯共同制造和運營的eROSITA黑洞搜尋望遠鏡后,俄羅斯也要求終止兩國在國際空間站上的聯合科學實驗。
另外,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還暫停了與歐空局合作在法屬圭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的太空發射活動,并從庫魯航天中心撤出了所有俄羅斯工作人員。原計劃今年4月在該發射場使用聯盟號運載火箭發射2顆伽利略導航衛星和哥白尼計劃衛星的任務也被俄羅斯叫停。
此次制裁影響還涉及英國一網公司。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發生緊張對峙后,俄羅斯決定取消為一網公司發射36顆衛星,并在3月4日將火箭上面級與一網衛星分配器脫離,從而將已經豎立在發射臺上的聯盟-2.1b運載火箭放倒拉回測試大樓。
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實施的上述一系列制裁與反制裁,或早有預兆和準備,或讓對方猝不及防。在沖突依舊沒有停止的情況下,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在航天領域的“斗氣”或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制裁帶來兩敗俱傷
從技術上講,羅戈津提到的“國際空間站墜毀”一說能實現嗎?
實際上,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調整和行進方向主要由俄羅斯軌道艙負責,平均每年會對國際空間站進行11次軌道修正。在美國航天飛機和歐洲自動貨運飛船退役后,俄羅斯航天器的發動機成為了維持國際空間站軌道高度的唯一手段。
控制國際空間站軌道高度和方向的俄羅斯,是可以利用俄羅斯飛船讓空間站脫軌墜落,或者不再主動提升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任其自然衰減直至墜入大氣層。
但是,從目前俄羅斯、歐空局和美國宇航局的表態來看,國際空間站上的合作仍將繼續,沒有受到制裁影響。例如,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表示,3月30日1名美國航天員與2名俄羅斯航天員將一起搭乘聯盟號MS-19載人飛船返回地球。
另外,美國運載火箭沒有俄羅斯提供的發動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2014年,克里米亞半島危機爆發后,美國國會就曾表示要禁止使用俄羅斯火箭發動機發射國家安全衛星,但該禁令最終還是被取消,美國宇航局在那之后仍然購買著俄羅斯的火箭發動機,如今的聯合發射聯盟公司的工廠里還存放著20臺RD-180發動機,應該能滿足宇宙神-5火箭較長一段時間的發射任務。
相反,美國諾·格公司就沒那么幸運了。該公司研制的安塔瑞斯運載火箭計劃在未來幾年內至少再執行兩次美國宇航局往返國際空間站的飛行任務,RD-181發動機的斷供將讓它在競爭對手SpaceX公司面前處于下風,最終或許只能暫時退出國際空間站的貨物補給任務。
對俄羅斯來說,停止銷售火箭發動機必定會帶來經濟上的損失,這對本就不富裕的俄羅斯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另一個受到廣泛關注的就是英國政府擁有部分股權的一網公司。該公司自2019年以來,已從俄羅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和東方航天發射場以及法屬圭亞那庫魯航天中心執行了13次航天發射任務,共將428顆衛星送入軌道。一網公司原計劃在今年利用剩下的6次聯盟-2.1b運載火箭,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將216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以完成該衛星星座的組網工作。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表示,一網衛星發射任務的取消不會對集團和子公司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為發射該衛星的火箭和上面級的制造費用幾乎由一網公司通過阿里安空間公司全額支付。
根據一網公司、阿里安空間公司和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簽署的合同,一網公司或因此次制裁損失數十億美元資金。如果沒有火箭發射,一網公司完成其巨型衛星星座組網的目標將面臨嚴重推遲,也將嚴重影響到該公司與SpaceX公司的星鏈衛星星座競爭的市場份額。
向內發展也要另謀他路
美國、俄羅斯、歐空局等國家和組織在航天領域相互制裁后,對外合作“非死即傷”。大力發展本國航天產業和另謀他路已經成為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主要出路 。
3月8日,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表示,將為俄羅斯民營航天公司分配前所未有的資金,并且今年俄羅斯將會有數十個私人航天器發射入軌,用于通信、氣象觀測和地球遙感等領域。俄羅斯取消發射一網公司的衛星后,俄羅斯的運載火箭可以騰出更多時間用于發射本國民營航天公司制造的航天器。
相比美國,俄羅斯的衛星數量較少。為滿足國家經濟發展和國防需求,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建議俄羅斯政府和國防部訂購更多衛星,部署俄羅斯自己的星座。
安塔瑞斯運載火箭如果因發動機問題無法執行國際空間站的貨運補給任務,美國宇航局可以選擇SpaceX公司完全國產的獵鷹9火箭執行補給任務。目前,SpaceX公司已經與美國宇航局簽訂了各種發射服務合同,其中就包括使用獵鷹9火箭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航天員和物資,而且SpaceX公司研制的航天器其所有硬件都是在美國制造,因此不會受到俄羅斯制裁帶來的影響。
另外,聯合發射聯盟公司也正在與美國藍色起源公司合作,開發替代RD-180發動機的BE-4發動機,并計劃今年首飛正在研制的火神運載火箭。如果一切順利,火神運載火箭將在3年后徹底替代宇宙神-5火箭,成為聯合發射聯盟公司今后執行航天發射任務的主力火箭。
面對俄羅斯工作人員撤離庫魯航天中心的局面,歐空局表示將根據相關歐洲機構有效載荷評估,改用其他適當的發射服務。歐空局正在研制的織女星-C火箭和計劃今年首飛的阿里安-6火箭,都可以填補俄羅斯聯盟號火箭帶來的空缺。
英國則不具備將大型有效載荷送入軌道的能力,一網公司的政府事務主管克里斯·麥克勞克林表示,與俄羅斯的航天合作取消后,一網公司將尋找日本、印度和美國的替代發射供應商。
不難預見,歐美航天或將因俄烏沖突重新洗牌,同時各國都會引以為戒,大力發展本國的航天產業,避免在危機來臨時受制于人。
文/徐文慧
來源:中國航天報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