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蜜蜂提供的防御措施很少,所以大黃蜂完全有能力迅速摧毀整個蜜蜂群。
來自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生物科學部教授及蜜蜂研究員James Nieh說道:“我通常的請求是,人們應該停止稱它們為‘殺人大黃蜂’,就因為它們很大,也許很嚇人,但(它們)并不是真正的殺人。它們是了不起的社會性昆蟲,只是它們不屬于北美,并傷害到了我們關鍵的蜜蜂種群,所以我們應該清除它們。”
但如何清除它們還不清楚。甚至知道它們在哪里出現都很難確定。
作為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Nieh和他在中國的同行已經開發出一種方法來識別亞洲大黃蜂的存在并可能加速其清除。研究人員在發表在《Current Biology》上的文章中揭示了亞洲大黃蜂蜂后性信息素的三種主要成分,這一成果可以作為誘餌來誘捕和追蹤昆蟲。通過利用氣相色譜法和質譜法及跨越兩年的實驗,Nieh及其他研究人員確定了性信息素中的主要化學物質是己酸、辛酸和癸酸,這些化合物可以很容易地被購買到并立即部署到現場。
在以前的一項研究中,Nieh和他的同事使用了一種類似的方法來確定一種相關的亞洲大黃蜂物種(Vespa velutina)的雌性性信息素。研究人員在他們的新研究中在大黃蜂的巢穴附近放置了陷阱,那里是這些昆蟲通常交配的地方。另外,研究人員只捕獲雄性大黃蜂,而沒有捕獲雌性或其他物種。在實驗中,科學家們測試了大黃蜂的神經活動,并發現雄性觸角對信息素高度敏感。
“雄性被雌性的氣味所吸引,因為它們通常在巢穴附近與它們交配。在兩個野外季節中,我們能夠迅速收集到數千只被這些氣味吸引的雄峰,”Nieh說道。
科學家們并不清楚亞洲大黃蜂是如何首次來到北美的。近年來,它們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華盛頓州都有被記錄在案,而建模模擬表明它們可能迅速蔓延到整個華盛頓州、俄勒岡州,甚至可能蔓延到美國東部。
盡管實驗性信息素大黃蜂陷阱被設置在靠近蜂群的地方,但Nieh希望它們能被部署在多個野外地點以評估它們是否能在一公里或更遠的距離上以化學方式吸引大黃蜂。
據了解,Nieh和他的同事們并沒有為識別性信息素申請專利,而是決定盡快公布他們的發現。他們希望通過這樣方式來提供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進而幫助記錄大黃蜂的傳播。隨著更多信息素誘餌陷阱的部署,一張地圖可能會隨著預測模型的出現而出現,這樣研究人員就能評估它們在哪里以及如何快速傳播。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