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幸運的話,這些地球“雙胞胎”競爭者中的一個可能生活在僅僅4光年之外,在鄰近地球的一個“三星”系統中,即半人馬座阿爾法星。抱著這個希望,科學家們周四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描繪了這樣一個另類世界可能是什么樣子的迷人畫面。
該團隊將其稱為α-Cen“地球”。根據科學家們對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了解,研究人員使用數值模型--其中一些是該領域的先驅--在該系統的宜居區創建并測量一個假想的、巖石的、地球大小的行星。這個區域基本上是一個恒星系統中最有可能擁有水并具有“恰到好處”的生命條件的地方。由于這個原因,它被視為“恒星宜居帶”。
令人震驚的是,他們的模型表明,α-Cen地球將與我們自己的行星相當相似。它有一個地幔,或中間層,以硅酸鹽為主,內部有和地球一樣多的儲水能力。然而,“另一個”地球可能會更閃亮一些。研究報告說,大量的石墨和鉆石可能與普通的巖石一起在地幔中。
但最令人驚訝的是,也許甚至是最有希望的是,模擬的α-Cen地球似乎表現出一種類似于地球在太古代的早期大氣,大約在40億到25億年前。那是生命首次以微生物的形式出現在我們星球上的時候。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α-Cen地球將不同于正常的地球。該研究說,因為它可能有一個比我們的地球稍大的鐵質核心,而且其表面不遵守板塊構造理論。這個想法表明,地球的表面是由可移動的“拼圖塊”組成的,它決定了大陸和海洋的排列方式。
綜上所述,該團隊的新研究提供的不僅僅是對第二個“地球”的窺視。它在物理上和隱喻上都是未來系外行星探索的一個墊腳石。這些模型不僅為了解恒星與行星之間的聯系鋪平了道路,是檢測可居住性的關鍵,而且它們還及時提醒我們,有這么多的世界在那里,只是等待我們去發現它們。
最近,隨著對超高速太空帆的研究不斷升溫,這些設備有望以20%的光速將我們帶到其他恒星系統--利用這些設備,人類有望只需20年就能到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盡管韋伯有幾個天體物理學任務,但其中一個主要任務旨在搜索類似太陽的恒星附近的可居住的系外行星大氣層。也許有一天,它將找到真正的第二個地球。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