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道,瑞士科學家最近發現了一個以前從未被描述過的人體部位——位于咬肌內的一層肌肉。這一最新發現有助涉及下頜等的相關疾病的治療。
現代解剖學教科書稱咬肌有兩層:一層深,一層淺。但一些歷史文獻也提到咬肌可能存在第三層,不過對于其位置則眾說紛紜,參與最新研究的作者們因此決定檢查突出的下頜肌肉內是否還隱藏一層肌肉。
為此,他們解剖了12具保存在甲醛內的人類頭顱,還對另外16具“新鮮”尸體進行了CT掃描,并對一名志愿者進行了MRI掃描。通過這些檢查,他們確定了咬肌的第三層:這一層從顴突(構成“顴骨”的一部分,其他骨與顴骨相連接的骨性突起)延伸到冠突(下頜骨上的突起)。
該研究第一作者、伯爾尼大學生物醫學系高級講師希爾維亞·梅齊指出:“咬肌的這一深層部分與其他兩層的功能明顯不同,根據其肌肉纖維的排列,這一層肌肉可能通過‘提升和收縮’冠突來幫助穩定下頜。事實上,新發現的肌肉層是咬肌中唯一能夠將頜骨向后拉的部分。”
在發表于《解剖學年鑒》在線版的論文中,研究小組建議將新發現的肌肉層命名為“咬肌冠狀肌”,意思是“咬肌的冠狀肌部分”。他們指出,這一發現對臨床治療可能意義重大,因為了解肌肉層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進行頜骨區域的手術,并更好地治療與連接頜骨和顱骨的關節有關的疾病。(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