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托木斯克的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納米包裝”,用于包裝治療癌癥的放射性同位素錒-225。納米膠囊將錒-225牢牢地包裹在里面,最大限度地降低釋放對活細胞有毒衰變副產品的風險。
錒-225被認為是一種極有前景的放射性藥物,可用于治療各種晚期癌癥。它會在衰變過程中釋放α粒子,在不傷害健康細胞的情況下“打擊”癌細胞。但該藥物有個嚴重缺點,衰變過程中會釋放有毒同位素,并積聚在肝臟、腎臟和脾臟中。據科學家介紹,這也是抑制其在臨床實踐中廣泛應用的原因。
發(fā)明人之一、托木斯克理工大學首席研究員亞歷山大·季明(Alexander Timin)說:“科學家和醫(yī)生密切關注錒的原因,還在于它被認為是一種通用同位素,也就是說,理論上它可用于治療各種類型的腫瘤疾病,但問題在于其毒性。這里有兩個任務,將錒快速送到癌細胞,同時保護患者免受α衰變的副作用。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能做到這兩點的完全成熟的技術。”此前已經為這種同位素制造過外殼,但所有試樣均非常不穩(wěn)定且不可靠。
為了治療安全,同位素被裝在一個由生物降解聚合物制成的膠囊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聚合物在體內分解成無害元素。但這種設計并不十分可靠。托木斯克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想出了保護病人免受α衰變副產品影響的辦法。該校化學和生物醫(yī)學技術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季明說:“我們采用化學方法,先將同位素與白蛋白分子結合,然后將結合物放進聚合物溶液中。白蛋白在溶液中與聚合物中形成牢固的共價鍵,也就是說蛋白結合同位素實際上被一個球體包裹。”
圣彼得堡俄羅斯格拉諾夫院士放射與外科技術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對小鼠進行了試驗。裝在膠囊中的錒-225被送到黑色素瘤細胞附近。研究表明,特殊包裝使錒的療效提高到40%。動物實驗數據顯示,藥物在腎臟中的積累不超過總量的5%,模擬系統中積累為30%到50%。也就是說膠囊非常可靠地攔住了“有毒物”。本文刊載自《環(huán)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俄羅斯報》記者娜塔莉婭·格拉芙)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