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郭承站15日在北京對記者表示,當前中國核與輻射安全總體形勢保持穩定。全國輻射環境質量保持良好,公眾健康和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郭承站說,當前中國核電機組總數全球第二,在建機組全球第一,核技術利用量大面廣,核與輻射安全總體形勢保持穩定。在輻射安全方面,全國14.6萬枚放射源和19.8萬臺(套)射線裝置安全受控,放射源輻射事故年發生率保持在每萬枚1.0起以下。全國輻射環境質量保持良好,公眾健康和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據介紹,中國已建成全國輻射環境質量監測、重點核設施周圍輻射環境監督性監測和核與輻射應急監測“三張網”,國家級輻射環境質量監測點達1597個,重點核設施周圍輻射環境監督性監測系統達46套。建立國家、省和核設施營運單位三級核應急組織管理體系,建設覆蓋全國的應急監測調度平臺,實現省級輻射事故應急實戰演練全覆蓋。
近年來,各級生態環境部門不斷收到各種與電磁輻射相關的信訪投訴、行政復議等意見反映。生態環境部輻射源安全監管司司長江光表示,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電磁設施包括通信基站、輸電線路、變電站等越來越多,引起公眾對其環境影響的關注。
“輻射分兩種,一種電離輻射,是放射性物質產生的能使受作用物質發生電離現象的輻射。電離輻射劑量大了,對人體健康確實有損傷。另一種是電磁輻射,有電的地方就有電磁輻射,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效應主要是熱效應”,江光解釋說。
江光表示,對照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遵循的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推薦限值標準,中國現行的電磁輻射環境質量標準《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標準更為嚴格。只要符合該標準相應頻率的限值要求,就能確保公眾健康和安全。(記者 阮煜琳)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