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8日在京召開的天宮二號地球觀測用戶大會上獲悉,天宮二號在軌運行2年多來,對地觀測取得了豐碩成果。截至目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共分發地球觀測載荷等數據產品37TB,支撐了70余個相關項目研究。
作為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自2016年9月15日發射至今已經穩定運行820多天。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主任高銘在會上介紹,天宮二號在地球科學觀測、空間科學實驗與探測空間應用新技術等領域開展了20余項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試驗,其中在地球科學觀測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為發揮空間地球科學觀測的優勢,驗證光譜探測、微波干涉測量等最新技術的體制創新性和指標先進性,天宮二號安排了寬波段成像儀、三維成像微波高度計、多波段紫外臨邊成像光譜儀等新一代對地觀測遙感器和地球科學研究儀器。
高銘說,天宮二號上實現了多項新技術體制和關鍵技術的突破與驗證,相關技術成果已轉化轉移至海洋水色衛星、海洋動力衛星、風云降水測量衛星、風云氣象衛星等業務應用。這些新技術體制的采用、設備功能性能的大幅提升,使得對地觀測的應用廣度和深度不斷延伸。
為了讓天宮二號地球觀測數據服務于國家重大需求、科技前沿研究和經濟主戰場,空間應用系統重點圍繞“一帶一路”“青藏高原綜合科考”“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規劃,開展了多種方式的推廣。目前天宮二號公益用戶單位已達61家,在資源環境、大氣、湖泊、農業、林業、海洋氣象保障和全球變化等多個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應用研究成果。(付毅飛)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