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圣地亞哥法庭近日判一個叫做羅伯特·歐·楊(Robert O. Young)的人,賠償一名癌癥患者1.05億美元。
這一判罰來自他曾經治療過的患者的指控。這名女性癌癥患者回憶,羅伯特·歐·楊說不用手術不用放化療、只靠調理酸堿體質,就能治好她的乳腺癌,但在他的“奇跡康復中心”接受了多種“治療”之后,她卻發現乳腺癌已骨轉移。
羅伯特·歐·楊是“酸堿體質理論”的創始人。該“理論”認為人類的大部分疾病都是由“酸性體質”造成的,酸堿平衡就能治愈疾病,恢復健康。羅伯特·歐·楊的癌癥療法是給癌癥患者靜脈注射500美元一針的溶液,目的是提升血液堿性以消滅腫瘤。
小蘇打顯然無法治療癌癥,“酸堿體質”則是個徹頭徹尾的偽科學命題。其實,這一“理論”誕生十幾年來,國內外眾多科學家、醫生和科普工作者,就在強調它就是一場騙局。
知貝診所創始人兒科醫生歐茜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在人體內天然會產生含酸的代謝產物(碳酸、乳酸等)和堿性產物,而人體有非常精密高效的緩沖系統可以進行酸堿平衡,因此人的體液酸堿度總是穩定在一定范圍之內,每個人體液的酸堿度并沒有明顯差別。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哈佛醫學院博士后王煜明說,中醫并無“酸堿體質”一說,“酸堿體質理論”偷換概念,套用了中醫學說,更有迷惑性。
但相關科普在無良商家的各種包裝宣傳中顯得勢單力薄。利用大眾對健康的渴望、對癌癥等疾病的恐懼,一些商家不斷大肆宣揚偽科學的概念。近年來,利用這套理論指導生兒育女、兜售各種保健品的行為仍屢見不鮮。
“因為科學追求嚴謹專業,它在傳播上是比不過偽科學的簡單粗暴,但不做科普就會有更多人受害。” 歐茜說,在臨床中,還有另外的一些不靠譜的“理論”,比如,寒熱體質,也是需要向公眾解釋澄清的,“所以我們在科普過程中更要幫助大家建立科學思維,這樣才能應對無窮無盡的偽科學的坑。”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