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全球科學新聞服務平臺EurekAlert!2日報道稱,在英國利物浦舉行的歐洲天文與空間科學周(EWASS)上,天文學家公布了銀河系首張大規模年代圖,顯示銀河系中心形成的復雜結構。
銀河系是一個渦旋星系,中心有一個凸起,直徑達數千光年,包含了銀河系星體總質量的四分之一。此前的研究表明,凸起的核心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球形分布的貧金屬恒星群;另一部分是富含金屬的恒星群,形成一個帶“腰”的細長條,就像X形的花生狀棒旋。以往認為,銀河系核心富含金屬的恒星可能是最年輕的恒星。
然而,此次分析恒星年齡得出的結論,與上述觀點不符。
歐洲南方天文臺(ESO)領導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分析了單顆恒星的化學性質、顏色、亮度和光譜信息,并利用模擬和觀測的數據,調查了銀河系數百萬顆恒星,將其與光譜儀測得的6000顆恒星的金屬含量進行了比較,最終產生了銀河系的年齡圖。
團隊主要負責人莫瑞娜·瑞吉庫巴說:“我們分析了那些剛剛到達核心氫燃料燃盡(敏感的年齡指標)臨界點的恒星后認為,最年輕的恒星也至少存在70億年了,比以前的一些研究顯示的年齡要老很多。”
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結果顯示,銀河系核心早在70億年前就形成了,且之后并沒有大量氣體流入以形成新的恒星。
研究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展示恒星的形成速率與年齡、金屬之間的函數關系,構建整個銀河系隆起部位恒星形成的歷史地圖。
銀河系是人類的家園,我們住在它的邊緣,肉眼看到的大多數星星都屬于銀河。但我們不太清楚銀河的星星們活了多大歲數。現在我們明白,有地球之前,銀河系的成員大體上已經齊備了。我們還將探尋太陽誕生的秘密,弄清楚適宜生命的星際環境何以成型。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