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周末的口號是「只要睡不死,就往死里睡」。確實嘛,漫長的一周工作終于過去了,周六的早上當然應該獎勵自己,賴一賴床。不過,有的時候當你睡完懶覺起床,卻感到光線刺得你雙眼生疼,四肢像灌了鉛一樣沉重,頭腦也清醒不起來,甚至會有些頭疼。這種睡眠過度的感覺和宿醉非常相似,因此科學家們也把它稱為“睡醉”。
每7個人中就有1個人患有這種睡眠功能障礙。它被熟知為一種"似醒非醒"的狀態,可表現為意識不清或出現不恰當的舉止,諸如在警報拉響的時候跑去接聽電話,有時甚至是暴力行為。這類現象通常在從睡夢中突然驚醒后發生,此時人們往往會完全記不起這些事情曾經發生過。這就好比他們喝的酩酊大醉,他們不知道身在何處,自己正在做些什么。
據統計,約15%的人認為自己在過去一年里至少經歷過1次“睡醉”,其中超過半數表示他們至少每周經歷一次。將近10%的人經歷過“睡醉”卻部分甚至完全記不起來自己做過什么,而其中有15%有過夢游經歷。
有臨床精神病醫生表示,似醒非醒不同于正常的睡眠,大多數睡眠正常的人可以感覺到他們已經醒來了。大多數喝多了的人通常會記得他們經歷過什么,但患有“睡醉”的卻意識不到其自身行為,而且通常無法喚醒他們。
睡醉與酒精造成的神經損傷所引起的不適不同,睡醉則是因為打亂了大腦中控制身體日常周期的生物鐘。人的生理節律是靠下丘腦中的一團細胞組成的晝夜節律起搏器來控制的。下丘腦是人腦中較原始的一小部分,它還控制著饑餓、渴感以及出汗。當早晨醒來,眼睛接收光線刺激,起搏器收到信號“得知”現在已經到了早上,它就會釋放出化學信號,“叫醒”身體的其他細胞。
科學家們認為,起搏器的功能是“告訴”我們的身體在一天當中應該如何分配能量。當你睡眠過度時,相當于你無視了這個生物鐘,這就造成了生物鐘(“起床搬磚了!”)和細胞面臨的實際情況(“不行我要賴床!”)之間的不一致,進而引起疲勞感。你也許睡到中午11點才起床,但其實你的細胞在早晨7點就開始工作了。這和時差反應的產生原理相似。
睡眠過度可不僅僅會讓你錯過周六的早餐,如果經常這樣做,還會增加患糖尿病、心臟病、肥胖癥的風險。每晚睡9-11小時的人會產生記憶障礙,而且比堅持睡8小時的人更有可能罹患心臟病(睡得太少的人風險更高)。而其他研究結果也發現過度睡眠與糖尿病、肥胖甚至是早逝具有相關性。
據研究估計,慢性睡眠過度正影響著全球4%的人口,而引起過度睡眠的原因可不只是人們想要周末補眠——受到其影響的人們通常都是工作時間特殊、睡眠環境不舒適或是有睡眠障礙。
對那些需要上早班或是倒夜班的人來說,他們可能存在補眠過度的問題。醫生建議使用遮光窗簾和人工光源來幫助身體建立正確節律,而不要依賴安眠藥。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