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新經濟發展的一張名片,快速發展的共享經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又被點名表揚了。關于共享經濟的具體好處已經說得很多了,但在它們背后有一個深層作用還沒有被完全認識到,即共享經濟能促進市場化改革深化,大大增強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共享行為早已有之,汽車、住房、自行車、籃球、雨傘等物品在熟人之間的共享也比較常見,但在陌生人之間實現大規模的、常態化的共享則是共享經濟出現之后的事情。共享經濟將很多原來無法共享或只能小范圍、低頻率共享的東西帶入到新出現的市場,以市場化的方式實現了物品和服務共享——區別于通過政府再分配和社會饋贈等方式實現的共享。
生活常識告訴我們,大多數物品實際上都是一組功能和屬性的組合,本來可以創造多樣化的價值,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卻很難做到物盡其用——要么多功能的東西被我們當作單功能的東西用,要么可以天天用的東西愣是半年也沒用一回。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讓人們可以大規模、低成本地分離物品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為物品功能的分離和再組合提供了廣闊空間,進而催生了作為一種新的資源配置方式的共享經濟。可以預見,未來共享經濟還會把更多人們想到了和還沒想到的東西引入市場,為人們提供新服務、創造新價值,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功能集、價值束的分離和再組合受到經濟法則和法律規范的約束,簡單說就是經濟上劃不劃得來,法律法規上允不允許。經濟上劃不來需要等待新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出現,而那些技術上可行但卻沒有形成和發展起共享經濟的領域則很大程度是由于法律法規不允許所致。可喜的是,當網約車“野蠻生長”的時候,我國適時出臺了世界上首部國家層面的網約車管理辦法,打破傳統出租車一家獨大的局面,讓市場在出行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作用,對于其他領域的共享經濟也最大限度地保持“讓它飛一會兒”的包容審慎監管態度——這是我國共享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促進共享經濟發展的意義不僅在于擴大市場供給、促進市場交易,更在于通過它的迅速發展推動市場化改革的深化,真正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