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傳來最新消息,一種基于光纖耦合器的無標超高靈敏度生物傳感器樣機數據取得重要突破,對于心肌梗塞、癌癥等生物標志物的檢測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期刊《生物傳感器與生物電子學》上。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傳統的檢查方法主要為心電圖和檢測心肌壞死血清生物標志物。心肌肌鈣蛋白I是一種僅存在于心肌細胞中的結構蛋白亞型,由于其顯著的特異性和敏感性,一直被認為是檢測急性心肌梗塞的“黃金標準”。當心肌發生損傷時,cTnI可于3—6小時內升高并達到峰值,于11—14天后恢復正常。但是急性心肌梗塞在發病前后血液中的cTnI濃度極低,約為0—0.3μg/L,這對于臨床診斷提出了非??量痰囊蟆?/p>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吳一輝研究員課題組提出的無標超高靈敏度生物傳感器,是基于光纖耦合器的干涉效應而成的,即兩個相干模式的群有效折射率相等時,靈敏度理論為無窮大。實驗中,團隊人員通過檢測得到的折射率靈敏度為91777.9nm/RIU,實現了對cTnI的檢出限為2fg/mL,為目前國際相關領域取得的最高靈敏度,對于后期生物傳感器的實用化具有重要意義。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