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電子游戲已經從各個層面影響到了人們的生活,但對于更加廣泛的傳統(tǒng)大眾來說,仍然不是一個主流關注對象。
然而在上周,風靡全球的沙盒游戲《我的世界》,一名來自中國的95后玩家,因兒時夢想在游戲中搭建起的“虛擬故宮”被3D打印出來,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一經展出就引發(fā)熱議百余家媒體轉載,受到數十萬網友關注。
《我的世界》正在改變傳統(tǒng)媒體對游戲、對青少年的看法。此前的90后、今天的00后,正是最具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年紀,也是最愛玩游戲的年紀。在許多刻板印象中,青少年沉迷游戲,喜歡游戲中的暴力、殺戮元素,還輕視傳統(tǒng)文化。但《我的世界》卻給了他們一個不一樣的舞臺。
游戲幫助他們創(chuàng)造與想象。通過《我的世界》,年輕人們甚至開始主動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親手搭建建筑瑰寶,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世界,實現自己的心愿。
作為一款已經有八年歷史的游戲,《我的世界》以超乎想象的開放性和自由度著稱,常年盤踞熱門游戲的榜單,也是游戲史上銷量僅次于《俄羅斯方塊》的暢銷游戲。
今年10月網易代理的中國版更是吸引了數以千萬計的玩家。《我的世界》公測2天之內,僅安卓平臺便迎來了超過1000萬新注冊玩家。上線不到半個月,便獲得iOS全月累計下載量中國第2,全球第5。游戲中的開放世界沒有任何玩法的限制,通過一個
又一個方塊的搭建,一幢幢建筑在虛擬的世界中拔地而起。
視頻:紫禁城-國建Cthuwork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803103
《我的世界》紫禁城上述征服傳統(tǒng)媒體的虛擬故宮模型,正是來自一名《我的世界》玩家、95后小伙兒蘇一峻,他帶領數百人的團隊歷時近三年,還原了故宮建筑群的真容。在這股不遜色于任何一種潮流的“建筑熱”背后,是一股涌動的創(chuàng)新力量。
早在《我的世界》誕生之初,就有大批愛好創(chuàng)造的人發(fā)揮想象力,讓各大世界奇觀在游戲中重現。一些歐洲國家在游戲里建立了自己國家地貌的等比例模型,聯合國人居署甚至用《我的世界》來模擬改造城市,做出更合理的空間規(guī)劃。在一海之隔的日本,《我的世界》已經被應用于小學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激發(fā)小朋友的創(chuàng)造力與對編程的興趣。
日本小學生用《我的世界》學習
《我的世界》的玩家群體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對于他們而言,《我的世界》的意義已經不再只是一個游戲,而是一個釋放想象力、施展才華的工具。《我的世界》賦予了玩家極大的自由,讓他們得以通過自己動手來創(chuàng)造出想要的一切。
雖然隨著近年互聯網在生活中的滲透逐步加深,人們對游戲的態(tài)度不再像以前那么抗拒,固有的刻板印象在悄然扭轉,但從認識到接受的過程也并不容易。其實我們不妨來看一看,這群玩游戲的年輕人,他們在做些什么。
用方塊堆疊出無限的想象
還原故宮模型的95后小伙兒蘇一峻,他有一個更為其他玩家熟悉的昵稱:“喵奏”。喵奏童年第一次去北京旅游就愛上了這座都城,回家后畫了很多故宮的畫,還希望用積木為自己也搭一座故宮,少得可憐的積木塊自然無法滿足他的憧憬。后來再大一點,在接觸到《我的世界》并探索了一段時間后,喵奏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夙愿似乎可以訴諸行動了。
2014年喵奏接手了“國建&CW”團隊(《我的世界》的玩家建筑團隊)的故宮項目,帶著最初的三十幾個人白手起家,從史料考據、擬定比例到實地動工,嚴謹地還原故宮建筑群的每一個細節(jié)。喵奏與他的團隊成員幾乎在故紙堆里自學了建筑學。
喵奏團隊所參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
幸好喵奏團隊的努力沒有白費,《我的世界》給了他們極佳的自由發(fā)揮空間。經過不斷的探索、試驗,一次次推倒重來,歷史近三年,喵奏的童年夢想終于從幻想躍進現實,這群對復原故宮充滿興趣的年輕人最終完成了他們對故宮的嚴謹復刻。
游戲中的故宮模型
像素方塊中激蕩愛國情懷
除國建&CW外,另外一個國內知名的團隊“史詩工坊”(Epicwork)也同樣在以“傳播中華建筑文化”為目標,在《我的世界》中盡情抒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造熱情。
史詩工坊是一個玩家自發(fā)組建的非盈利團隊,于2012年5月20日正式成立,整個團隊總共有一百多人,大部分是大學生或者應屆畢業(yè)生,年齡最大的也不過三十多歲。他們制作了包括木府、洛陽在內的一系列中國古建筑,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則是圓明園建筑群的搭建。
《我的世界》圓明園
史詩工坊上傳的圓明園復原視頻用簡單的鏡頭語言講述了它的興衰,夢回這個曾經盛極一時的偉大建筑群,領略舉世無雙的風采,忽而黃粱夢醒,一群踏在廢墟上的人要重建它。
他們希望將雨果《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那個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銅、用瓷器建造的夢,用《我的世界》中五花八門的方塊復原出來,傳承歷史,這是年輕人的責任感。
圓明園觀水法
凝視觀水法廢墟的眾人
圓明園項目視頻里密密麻麻的網友彈幕無不彰顯著觀眾內心激蕩的愛國情懷,史詩工坊的責任感喚起了更多年輕人的責任感,甚至民族意識。不少彈幕表示看完這個視頻已經熱淚盈眶,非常感謝史詩工坊讓這個在歷史上有過無上輝煌的建筑群得以重現。
圓明園
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玩家團隊用《我的世界》所造成的影響力之大、傳播范圍之廣,都勝過了很多傳統(tǒng)教育模式。以這種新興、多元且更利于傳播和接受的方式來讓年輕人愿意沉下心來,學習并熱愛傳統(tǒng)古典文化與藝術,也不失為一種人性化的選擇。
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科技交融
史詩工坊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項目是還原曹雪芹《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從復原現實存在的建筑跨越到搭建文學小說中虛構的山水園林,這是一個更大的挑戰(zhàn),不僅僅結合了歷史、文化,更是藝術的體現。
在12月17日的網易游戲熱愛者年度盛典中,《我的世界》邀請了之前因翻拍《紅樓夢》而被熱議的“小戲骨”團隊,以史詩工坊制作的大觀園為背景,上演一出跨越虛實古今的、活生生的“我的紅樓世界”。
滴翠亭
瀟湘館
省親別墅
《我的世界》帶給玩家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玩家在游戲中通過實際操作,對立體空間的把控能力得到鍛煉,在研究建筑的同時也不斷加深對建筑學的認知,這種影響甚至能從游戲輻射到生活。史詩工坊最初的策劃者之一的兔子在早前接受采訪時就提到,有不少學生正是因為和他們一起玩《我的世界》,或者看了他們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而選擇了建筑,甚至是古代建筑行業(yè)。
很顯然,現在在很多領域,我們都已經能看到新生代嶄露頭角。無論是95后的喵奏用3D故宮模型證明游戲不僅止于玩樂、史詩工坊讓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還是“小戲骨”們用演技呈現他們眼中的《紅樓夢》,這些年輕人都在熱情勃發(fā)地探索這個世界,這也正是我們所期待的。
“小戲骨”賈寶玉扮演者釋小松與《我的世界》賈寶玉形象
當我們不再為勇于探索的心設限,世界才會擁有無限的可能。《我的世界》為充滿想象力和創(chuàng)意的人們搭建起了平臺,讓玩家可以自由地揮灑才華,創(chuàng)造出下一個驚世之作。
正如人生的成就取決于自己所走過的路途和付出的努力,究竟能否親手搭建出宏偉奇觀,這取決于掌控游戲的人本身。不要懷疑自己的動手能力,在網易代理的《我的世界》免費游戲中,你未必不是下一個創(chuàng)意大師。而在方塊的錯落搭建中,你也正在探索自己的更多可能。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