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資源屋”
剛剛建成兩個多月
(資料圖片)
就成了全小區的“舊貨中轉站”
居民自發在這里相互換物
漢陽這個小區一招
讓二手資源在鄰里間實現了流轉
△居民正將舊家具搬進共享資源屋。
小區里多了個10平方米小屋
“家里的木凳松了,我來這里找塊木板釘上去,還能用幾年。”25日,漢陽區琴斷口街道七里一村社區居民余建華正在小區的一個小矮屋里尋找那塊“心儀的木板”,進入這個小屋里看到,里面放著不少舊桌子、舊柜子。
七里小區建成已有30多年。近些年,小區里搬進搬出的租戶越來越多,還有不少居民開始對房屋進行二次裝修,因此在路邊經常會看到堆放的舊家具、舊建材。這些舊物和生活垃圾混雜在一起,取用、清理都是件麻煩事。
“廢舊家具多了,清潔工作壓力不小,也很影響環境。”七里小區保潔員岳玉蓮說。小區內曾有集中堆放點,幾位熱心居民每天騎三輪車在小區里轉,看見舊家具就把它們撿到一起。但集中堆放點的舊家具只是用塑料布隨便蓋一下,看上去就像個垃圾堆。堆到一定量時,他們再直接聯系拖車拖走。
今年10月,七里一村社區在七里小區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實踐活動,集中群眾智慧和力量對三片區進行改造。如何處理四處散布的二手家具垃圾成了居民最為關心的問題。根據居民代表的建議,七里一村社區借新建消防站的機會,在一旁建了一個約10平方米的小屋,給舊家具找了個“家”。
居民自發送來用不上的物件
小屋建成后,岳玉蓮發現,不少居民都喜歡來這里“淘”舊材料,拿回家簡單改造一下就能繼續使用。“有時候我們還沒來得及叫拖車,這些舊家具、舊建材就已經被居民‘淘’完了!”她說。
漸漸地,這里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共享資源屋”。小屋無固定管理人員,居民自發將家里的二手資源送到這里,供有需要的人取用。自家想添個小物件時,也來這里翻一翻看一看。
△尹喜來用廢舊柜門做擋光板,給水池遮光。
住在一樓的居民尹喜來就很喜歡來這里。他敲了敲家門口新粉刷的墻告訴記者,這是用淘來的復合木地板和半桶油漆做的。在他家門口,花壇邊用五顏六色的舊瓷磚固定,一點也不漏土;魚池外搭著三四塊從衣柜上卸下來的柜門,用來給冬天休眠的金魚遮光,柜門把手還能方便尹喜來隨時搬動。自家用不上的二手物件,尹喜來也會搬去共享資源屋。
△用水管、鐵條搭成的葡萄架上結了葡萄。
“怎么樣,我想的辦法是不是都很巧妙。”尹喜來笑著說,“明年春天暖和了,小區的孩子們都能來我這兒看花看金魚了!”
如今,小區路面上幾乎看不到亂丟的雜物。“居民群眾的生活智慧永遠是巧妙又有趣的。相互換物,實現二手資源的充分利用,不僅讓小區環境更好,更營造出一種長效的共同締造美好生活氛圍。”七里一村社區黨委書記李娜說。
【來源:長江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3
頭條 22-12-23
頭條 22-12-23
頭條 22-12-23
頭條 22-12-23
頭條 22-12-23
頭條 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