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荷蘭首相馬克·呂特(MarkRutte)代表荷蘭政府,為該國過去曾參與奴隸貿易的歷史行為公開致歉。呂特表示,將會設立一個2億歐元的基金,用來幫助解決奴隸制遺留問題并加強有關該問題的教育,但不會直接提供賠償。
據美聯社報道,呂特于19日在荷蘭國家檔案館發表演說時表示,他“為荷蘭政府過去的行為道歉:向全世界所有遭受這些行為之害的奴隸,向他們的兒女,以及他們所有的后代道歉”。
呂特稱,60萬名非洲人被荷蘭奴隸販子“像牛一樣”運送到前殖民地蘇里南,這段歷史是“丑陋、痛苦,甚至是徹頭徹尾的恥辱”。
(資料圖片)
在演講前,出生于蘇里南但在荷蘭生活多年的Waldo Koendjbiharie表示,僅道歉是不夠的,“這關乎于錢。道歉是言語上的,但你用這些話可買不到任何東西。”
呂特在演講后向記者表示,“荷蘭政府不會向奴隸制度受害者的后代提供賠償”,但他們正在設立一個2億歐元的基金,用于幫助解決荷蘭及其前殖民地奴隸制遺留問題,并加強有關該問題的教育。
據《衛報》報道,如今的荷蘭人,尤其是青少年群體對于荷蘭政府在奴隸貿易中的“黑歷史”知之甚少,直到2006年政府才將奴隸制加入學校課本。
荷蘭政府曾多次被要求針對奴隸貿易歷史致歉,但此前僅用“深表遺憾”來一筆帶過,呂特這次演講是荷蘭政府首次針對奴隸制的事情公開致歉。
“黑人檔案館”(The Black Archives) 組織的負責人米切爾·埃薩賈斯 (Mitchell Esajas)表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可惜的是缺乏具體的賠償計劃,“話講得很漂亮,但尚不清楚接下來的具體措施是什么。”
荷蘭人于16世紀末首次涉足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并在17世紀中期成為主要貿易商,其西印度公司更是最終成為了最大的跨大西洋奴隸販子。據歷史學家計算,在18世紀70年代奴隸貿易的鼎盛時期,奴隸貿易活動產生的利潤占荷蘭國內生產總值的10%以上。直到1863年,荷蘭才在本土取消奴隸制度。
2018年,丹麥向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成為其殖民地的加納道歉。今年6月,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對在剛果的殖民歷史表示“最深切的遺憾”。1992年,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為教會在奴隸制中所扮演的角色道歉。
現在,荷蘭也正式加入道歉隊伍。呂特表示,從2023年7月開始的一年將是奴隸制度紀念年,荷蘭將“停下來反思這段痛苦的歷史”。而早在2021年7月1日,阿姆斯特丹市長Femke Halsema就曾公開為過去發生在阿姆斯特丹的奴隸制度致歉,在當時也是首個為奴隸制度致歉的城市。
九派新聞記者 梁霞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