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2月16日,據瀟湘晨報公眾號發布文章:“等了一天核酸結果怎么還不出來,明天要帶小孩打疫苗怎么辦?”近日,長沙一些市民發現,做核酸時間后結果很久都還沒有顯示出來。
長沙陳女士每隔一段時間就忍不住看看健康碼,卻遲遲沒有等到核酸結果。14日晚上,她出現了咳嗽、低熱等癥狀,搞不清到底是普通感冒還是“陽”了。“讀高三、在學校寄宿的兒子周末要回家,15日一大早我就去做了核酸檢測,誰知過了24小時還沒有出結果。”
為什么現在做核酸的人比之前大大減少,反而遲遲拿不到結果?
連日來,不斷有市民向有關部門電話咨詢相關疑問。
“疑似新冠病毒陽性的樣本明顯增多了。”12月16日,長沙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目前,全市每日核酸采樣約60萬人次,相比之前采樣人數大大減少,但單管采樣的比例明顯增加,“檢測異常”的標本更是持續增多,而“異常”標本根據實驗室要求,需要進行不同試劑的復檢,復檢耗費的時間非常長而且擠占檢測能力;同時每批樣本發現疑似陽性,實驗室都要進行消殺,消殺的頻率和時間也是過去的幾倍,這些原因都造成核酸檢測出結果的時間推遲。
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長沙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總監、臨床醫學檢驗主管技師代冰介紹,每一管核酸標本,僅實驗室檢測的過程就需要3個小時,加之“結果異常”的標本持續增加,人工判讀結果的時間也大大增加。每當發現“結果異常”,還需要采用雙孔雙試劑的方式進行復檢。“對于我們這樣的大型檢測機構,復檢也需要3~5個小時,而規模較小的檢測機構,受到人手和設備的限制,復檢至少需要6個小時。”代冰說,目前長沙還有七成左右是混管采樣,如果是“10混1”的混管陽性,10個人都會收到“24小時內混管檢測異常”的結果,需要再次單管采樣,才能得到準確的檢測結果,周期則更長。
代冰表示,長沙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的新冠核酸檢測常備產能是每天5萬管,多的時候每天能做7萬管,而現在加人、加班、加設備開展檢測,每天最多也只能做3.5萬管。
長沙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衛健部門正根據疫情防控新形勢下的實際情況,不斷優化核酸檢測研判、復核、上報措施,盡最大可能加快檢測周期;督促核酸檢測機構確保實驗室的檢測質量和安全,切實做好實驗室質控和防疫工作,避免實驗室污染和工作人員感染。同時,倡導市民朋友非必要不做核酸,盡量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確實需要做的,請合理安排時間,做好個人防護,就近采樣檢測。
【來源:瀟湘晨報公眾號】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