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以“新形勢下的疫情防控”為題進行線上講座。
他提到,新冠病毒經過多次變種,目前流行的以奧密克戎為主,它在呼吸道上皮增殖復制能力更強,傳染性相對較強,肺部則相對較弱。
【資料圖】
對于近日大家關注的“地獄犬”變異株,目前沒有發現它的致病率或傳染率更高,甚至有研究發現它的毒性更弱了。
在疫情的新形勢下,防控措施也應當進行動態調整。管理相對放開之后,輕癥患者和年輕人應當采用更科學的方式面對病毒,“不要什么病都跑去大醫院,小診所沒事干,輕癥和年輕人應當把有限的醫療資源留給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患者。”高福建議采用分級分層治療,防止醫療擠兌現象的發生。
為了更好地做好個人防護,高福建議大家當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最關鍵的是接種疫苗,以此防感染,防發病,防傳播,防重癥和死亡。
【1】“地獄犬”變異株或毒性更弱
高福提出,從疫情爆發至今,病毒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變種,而目前最主要的毒株是奧密克戎。
從病理上來看,它的特點是呼吸道上皮增殖復制能力更強,傳染性相對較強,肺部則相對較弱。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奧密克戎的受體親和力有所增加,但增長得并不是很多,所以用受體結合的親和力還不能完全解釋它的傳染性,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關于奧密克戎出現的原因,目前有三種假說。第一種是認為奧密克戎一直都存在,只是測序能力不夠,沒有將它檢測出來。第二種是認為它一直存在于動物群體,在動物之間流行,現在它跑到了人群當中。第三種認為是免疫逃逸造成的。
“就像貓鼠游戲一樣,這個病毒一直在和人類進行斗爭。”高福說,“我們人類應該也有幾次機會把它消滅掉,比如,如果早期在武漢能發現得更早,或是在其他地方更早發現,將它趕出人群,在動物群中進行傳播后,毒性就會減弱,可能一出來就是奧密克戎,甚至更弱。或者在中國封城時,全球都封城,也許也能讓病毒消失。但是這樣的機會我們已經失去了,現在我們只能和病毒長期共存。”
高福提到,最近大家關注較多的“地獄犬”變異毒株,實際上是奧密克戎的一個新的變異株,目前沒有發現它的致病率或傳染率更高,“甚至東京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的研究結果認為,它不僅沒有變得更強,反而更弱了。”
他介紹,目前北半球進入冬季,疫情發展相對而言比較嚴重。全球的病例目前是六億四千萬,死亡人數不足七百萬。“這個數字為什么能控制得這么好,是中國先分離病毒進行測序,將序列全球共享,為全球開展疫苗和藥物研發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的新形勢下,我們應該“相信科學,科學防控,要注意防控‘信息流行病’。”對于謠言、假新聞不要輕信和傳播。
【2】建議有序感染,分級診療,疫苗可提供四級保護
在疫情的新形勢下,防控措施也應當進行優化。
高福認為,從“二十條”到“新十條”,現在的防疫采取“清病不清毒”,其中最關鍵的是共存和隔離的分層次,取消全員核酸,工作與生活環境不靜默。
他引用張文宏提出的觀點“有序感染”:既然病毒管不住,我們應該分批感染,不要發生醫療擠兌現象。
“一直以來,醫改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把醫院看成菜市場,一得病就像每天做飯一樣,要去市場買東西。”高福號召,輕癥和年輕人應當把有限的醫療資源留給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患者。
對于日常的防疫,他建議,大家應當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最好分批次感染,讓病毒有機會進一步減弱。”此外,他也建議大家盡可能接種疫苗,“疫苗可以提供四級保護,防感染,防發病,防傳播,防重癥和死亡。”
有人提問,為何在之前的疫情防控期間,大多數患者都是無癥狀,而現在放開之后,身邊基本都是有癥狀的高燒感染者。
高福介紹,大家之前所看到的許多信息并非官方公布,而是網絡上的傳言,因而會存在一些偏差。而奧密克戎是一種病毒,“就像狼要吃羊,病毒感染就會對人體產生損傷,就會表現出來。”
所謂“無癥狀”,就是指人體什么異常的感覺都沒有,發燒、咳嗽,甚至食欲不振都屬于癥狀。
他建議,患者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周圍的環境和用過的物品是需要進行消毒的。
而感染過病毒的患者“復陽”指的是自己肉眼觀察的結果,并不等于病毒不在那里。“如果病程較長,可能這兩天沒測出來陽性,第三天又測出來了,這并不是復陽。”
他還介紹,關于新冠病毒產生原因,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SARS病毒出現時,人們曾懷疑是果子貍將病毒傳染給了人類,但在之后的研究中發現,SARS病毒傳播到歐洲后,由人類傳染給了水貂,此外研究人員也注意到,在廣東的果子貍身上發現了SARS病毒,而在其他地方的果子貍身上則沒有發現病毒,因此懷疑SARS病毒也許是人類傳染給了果子貍。
而SARS來無影去無蹤,它的消失也許是因為對于人類的適應性較弱,沒有機會在人群中高效傳播。至于人造病毒的陰謀論,高福認為,從科學的角度思考,可能性是很低的。
九派新聞記者 王佳箐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