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能源價格居高不下,數月以來,歐盟內部一直圍繞天然氣限價問題爭論不休。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當地時間13日,歐盟成員國能源部長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再次圍繞對天然氣市場進行干預的相關議題展開討論,但各方仍未能就天然氣限價問題達成一致。德國能源部長羅伯特[gf]2022[/gf]哈貝克稱,商談“雖然有所進展,但未能取得任何實質性突破”。
歐盟各國在本國境內采取了廣泛的節約能源措施,避免因發電與家庭供暖而出現嚴重的燃料短缺危機。
歐盟執行委員會從2022年10月便開始倡議,成員國間應達成一致,“集體禁止購買高于一定價格的天然氣”。然而對于“一定價格”的具體數字,各國能源部仍未得出滿意的結果。
(資料圖)
本次會議針對歐盟貿易中心在11月擬訂的“天然氣價格限制”進行商議。該方案提出,一旦作為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的荷蘭所有權轉讓中心(TTF)天然氣期貨價格連續兩周超過每兆瓦時275歐元(折合人民幣 元),并且TTF天然氣價格和全球液化天然氣價格之間的價差連續十個交易日達到或超過58歐元,將會啟動價格上限。
對于是否引入天然氣價格上限機制,歐盟國家間分歧嚴重。比利時、西班牙、法國和波蘭等國強烈要求限價,稱這將幫助無數家庭緩解能源價格上漲的沖擊;而德國、荷蘭等國卻認為此舉將導致歐盟更難獲得天然氣。
荷蘭能源部部長,羅布[gf]2022[/gf]杰騰認為:“一旦通過這樣的限價,后果將不堪設想”,“擬訂的價格上限太高,無法真正規范天然氣交易”。消息稱,各國部長最新討論的限價或在160到220歐元上下浮動。
然而,即使歐盟委員會對最高價進行限制,過往事實證明,調控的效果可能并不會理想。2021年8月,歐洲天然氣價格曾上漲至每兆瓦時275歐元的基準線以上,甚至在短時間內從從每兆瓦時220歐元飆升至近320歐元,遠高于全球水平,“引發大批消費者與政客的恐慌”。
據悉,下次歐盟能源部部長會議將安排在12月20號,但已有部分外交官持悲觀態度,稱“距離最終達成協議還遙不可及”。主持布魯塞爾會議的捷克工業部長約瑟夫·西克拉強調,“現在我們所有國家必須團結起來,這可不是一句空話。”
俄烏沖突爆發后,歐盟國家與俄羅斯的貿易往來急劇減少,已將俄羅斯天然氣進口歐盟的總份額從40%降至7%左右。日前,歐盟需要依賴從美國等地進口的液化天然氣來應對能源危機。
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方子添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