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1月22日訊 22日早上5時,天還沒亮,武昌區南湖街道都市桃源社區居民張建軍就起床了。匆匆洗漱、吃完早餐,她要趕在6時前去社區廣場接醫生。從8月開始參與社區核酸采樣工作以來,張建軍幾乎每天如此。
6時20分,和醫生一起支好采樣桌,穿戴好防護服,檢測提前10分鐘開始。在七星雪香花園小區大門口,兩個藍色的雨棚便是采樣點。居民有序排隊,主動出示健康碼給張建軍錄入,她認真給每人掃碼。雖然面部只露著兩只眼睛,但居民們幾乎都認識她,有小朋友說:“張奶奶、張奶奶,謝謝您?!?/p>
(相關資料圖)
張建軍(右二)正在給居民掃碼。通訊員羅嘉柯 攝
張建軍今年58歲,是南湖街道老年大學和都市桃源社區教學點的舞蹈老師,同時也是社區“南湖大媽”志愿服務隊的成員。今年6月,社區號召各志愿者團隊參與常態化疫情防控,張建軍和8名舞蹈隊成員加入核酸采樣點維護秩序的隊伍。8月,社區急需核酸掃碼員,因為自己會操作手機,張建軍再次主動報名?!?/p>
掃一掃碼,一秒鐘時間,看起來簡單,但對于近60歲的張建軍來說,一開始依然遇到了挑戰。“掃碼之前要輸入很多信息,我怕搞錯,一開始總讓網格員給我設置好了我再掃碼。”
可在實際操作中,手機總是出現誤觸。有時候退出系統再進入時,資料要重新填報?!按蠹叶寂胖?,我只能給網格員打電話求助,當時真是急得汗直流?!睘榱思涌鞉叽a進度,張建軍開始自學手機操作,她還換了一部新手機,只為了讓掃碼速度更快一點。
點開健康武漢官微小程序,選擇服務、核酸采樣、人員跨區采樣,輸入醫生姓名、采樣點、任務、單位、地點等十多項信息,張建軍駕輕就熟,1分鐘就操作完了。張建軍做事心細,她的包里隨時帶著充電寶。只要跟她搭檔過的醫生,他們的名字她都記得。
每天6時半、8時、10時是采樣高峰期,張建軍都摸得清清楚楚。11時半,采樣結束,當天共檢測1090人。把物資放回社區居委會,下午,她會準時去領第二天需要的采樣材料。
采樣員的工作很辛苦,有時還會遇到居民的不理解,但張建軍覺得一切都值得。有一次,她請假了一天,第二天再上崗時,有個小朋友和她開玩笑說:“奶奶,我昨天沒看見您,您缺席了哦?!?8棟一個奶奶總愛給她和醫生塞水果,這位奶奶的老伴和女兒也是醫護人員,她對張建軍說:“我天天在樓上看著你們,你們辛苦了?!?/p>
說著說著,張建軍的眼眶濕潤了,她說:“志愿者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鄰里認識我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知道我是義務付出,大家排隊秩序也越來越好。每天的一聲謝謝,我就已經很感動了。我出生在建軍節,所以叫‘建軍’,能為大家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覺得很有意義。”(長江日報記者覃柳瑋 通訊員羅嘉柯 肖穎)
【編輯:鄧臘秀】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