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卡塔爾世界杯盛大開幕。在這場全球矚目的“頂流”賽事中,不僅有各個球隊之間的技術(shù)比拼,還有眾多品牌之間的實力角逐。
為了增加曝光度,眾多品牌不惜重金、爭先恐后要在世界杯賽場上占據(jù)一席之地,中國品牌也不例外。
(資料圖片)
據(jù)了解,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時,中國贊助商有萬達、海信、蒙牛、VIVO、雅迪、帝牌、指點藝境7家企業(yè),以8.35億美元贊助費排名第一,其“壕氣”令世界矚目。
而在今年,中國品牌參與世界杯的熱情依然高漲,有萬達、海信、蒙牛、VIVO、雅迪、BOSS直聘6家企業(yè)。另據(jù)Global Data數(shù)據(jù),中國企業(yè)是本屆世界杯最大贊助商,贊助費為13.95億美元,超過了美國的11億美元。
近四屆世界杯的各級贊助商情況 圖/每日經(jīng)濟新聞
【1】世界杯賽場被中國廣告“包圍”
在東道主卡塔爾隊對陣南美勁旅厄瓜多爾隊的世界杯揭幕戰(zhàn)中,賽場四周被中國廣告“包圍”,正好印證了那句,“雖然沒有中國足球,但‘中國無處不在’”。
其中,萬達集團是本屆卡塔爾世界杯最大的中國贊助商,同時也是國際足聯(lián)七大官方合作伙伴之一。根據(jù) Global Data 數(shù)據(jù),萬達集團承諾為世界杯投資8.5億美元。
萬達 圖/視頻截圖
VIVO是本屆世界杯唯一的手機官方贊助商,預(yù)計為世界杯總投入4.5億美元。
VIVO 圖/視頻截圖
卡塔爾世界杯是蒙牛乳業(yè)與國際足聯(lián)的第二次合作。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時,蒙牛乳業(yè)第一次成為中國食品飲料行業(yè)內(nèi)的世界杯全球贊助商。
蒙牛 圖/視頻截圖
本屆世界杯,最惹人注目的則是海信集團的廣告語,“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對此,不少網(wǎng)友表示,“這個廣告的意思是,海信在中國排第一,世界排第二”“海信才是最大的贏家”......
而這顯然是不符合事實的,支撐海信如此宣傳的,是其電視機產(chǎn)品的出貨量,但其并未在廣告牌的顯著位置標明這一點。
還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道,“廣告有創(chuàng)意,國足要爭氣”“球隊都沒去,先別喊第一了”。
也有人好奇海信集團的這條廣告語是否違規(guī)。我國《廣告法》明確規(guī)定,廣告不得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國家工商局也曾明確表示,“頂級”“極品”“第一品牌”是與“國家級”“最高級”“最佳”含義相同的絕對化用語,不得使用。
隨后,有關(guān)律師稱,涉事廣告系在國外發(fā)布,如果涉案商業(yè)廣告活動不在中國境內(nèi),不論經(jīng)營者是中國“海信公司”,還是俄羅斯“海信公司”,亦或是其他境外的“海信公司”,都不屬于中國《廣告法》調(diào)整范圍。
海信 圖/視頻截圖
而在賽場以外,BOSS直聘也因直播廣告位引發(fā)熱議。
據(jù)悉,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時,BOSS直聘憑借“找工作和老板談”的魔性廣告,給球迷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今年,BOSS直聘雖然在廣告中沒有使用上述文案,但把LOGO直接放在了比賽直播畫面的比分牌下面。這樣一來,BOSS直聘的品牌露出時間更長,效果也更直接。
圖/上游新聞
有網(wǎng)友對此表示不滿,認為BOSS直聘的LOGO遮擋了直播畫面,直接影響了觀賽體驗。還有網(wǎng)友打趣道,“LOGO是去不掉的,因為是‘鈔能力’。”
【2】“中國元素”在世界杯隨處可見
除贊助商以外,從場館、裁判、周邊商品到“最萌使者”大熊貓,“中國元素”在本次世界杯上隨處可見,世界杯“大舞臺”成為了“中國元素”的閃耀秀場。
本屆世界杯主場館——盧塞爾體育場由中國鐵建建造,這是中國企業(yè)首次承建的世界杯主場館。而這座體育館,已“登上”10元卡塔爾里亞爾紙幣。
圖/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發(fā)言人華春瑩推特賬號
當(dāng)?shù)貢r間10月19日,中國大熊貓“四?!焙汀熬┚背藢C從中國四川抵達卡塔爾首都多哈。根據(jù)中卡兩國達成的大熊貓保護研究合作協(xié)議,這兩只熊貓將在接下來的15年旅居卡塔爾,這是中東地區(qū)迎來的首對大熊貓。
圖/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發(fā)言人華春瑩推特賬號
今年5月,國際足聯(lián)公布了卡塔爾世界杯裁判員名單,馬寧、曹奕、施翔赫然在列。這是中國裁判員時隔20年后再度以裁判員身份躋身世界杯執(zhí)法陣容,也是中國籍裁判員組首次以集體方式進軍世界杯。
圖/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發(fā)言人華春瑩推特賬號
從世界杯32強的旗幟到喇叭、哨子,從足球到球衣、圍巾、大力神杯的擺件和抱枕,“義烏制造”幾乎占到整個世界杯周邊商品市場份額的70%。
圖/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發(fā)言人華春瑩推特賬號
此外,還有世界杯開幕式中的3位中國小護旗手、中國生產(chǎn)的新能源客車、寧夏大學(xué)資源環(huán)境學(xué)院研發(fā)的地下滲透灌溉技術(shù)、中國企業(yè)總承包的阿爾卡薩光伏電站項目、龐大的媒體報道團和球迷......
“中國元素”吸引了全球目光。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