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1月19日訊(記者王娟)琴臺音樂節不僅是國內外名家、名團的舞臺,也是本土藝術人才成長的沃土。19日晚,由武漢歌舞劇院、武漢愛樂樂團聯袂帶來的“音享時代 樂動未來”青年歌唱家音樂會在琴臺音樂廳上演,董研峰、湯俊軍、劉暢和徐世杰4位青年歌唱家攜手為觀眾帶來一場中西合璧的音樂會。
劉暢演唱的女聲獨唱《蝶戀花》。 記者任勇 攝
音樂會分為上、下半場,來自武漢歌舞劇院的董研峰、湯俊軍、劉暢和徐世杰4位青年歌唱家攜手亮相,為觀眾帶來了《蝶戀花》《故鄉》《瑪萊卡萊》等中外藝術歌曲和《原野》《高山流水》《塞爾維亞理發師》等經典歌劇選段。
董研峰演唱的男聲獨唱《故鄉》。 記者任勇 攝
此次音樂會上亮相的4位青年歌唱家都是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的“舞臺藝術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的受益者。抒情男高音董研峰已連續三屆入選文旅部全國優秀聲樂人才展演,在全國也是“獨一份”。在這場音樂會上,他先后演繹了《故鄉》、歌劇《高山流水》中的《天問—哭子期》、歌劇《丑角》中的《哦,科隆比納》等曲目。董研峰介紹,藉由“舞臺藝術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的幫助,他多次參與各類觀摩、學習活動,并獲得石倚潔等名師指點,成長飛速。此次他特意選擇歌劇《高山流水》的唱段見證這段成長。“《高山流水》是我主演的第一部歌劇,我參與全國聲樂人才展演唱的也是這段。現在回到琴臺音樂廳再度唱響,非常激動,也希望把我這么多年的沉淀和感受分享給大家。”
湯俊軍演唱的男聲獨唱《憶秦娥·恒山月》。 記者任勇 攝
這場音樂會的聲樂指導、著名歌唱家王丹萍擔任4位青年歌唱家的導師已經十多年。她評價,董研峰作為男高音,音色漂亮表演松弛;男中音湯俊軍大氣沉穩,把握角色的能力很強;同為女高音,劉暢的演唱細膩,善于控制細節;徐世杰在民族和美聲之間游刃有余。“4位青年歌唱家個性鮮明,各有特色,經過這些年的歷練,和青年藝術人才培養計劃的幫助,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同時,第十一屆琴臺音樂節能給予他們這樣的舞臺集體展示,非常難得。”
徐世杰演唱的女聲獨唱《瑪依拉變奏曲》。 記者任勇 攝
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2020年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武漢市舞臺藝術青年人才培養計劃”,通過單位推薦、專家評選等公開程序,從各藝術單位選拔出編劇、導演、演員、作曲等各方面人才共40人進行培養,撥付專項資金扶持藝術青年人才發展,并通過名家傳戲,大師培訓班,劇本孵化扶持等項目,為青年藝術人才制定了“一對一”的培養方案,推薦青年人才積極參加各藝術門類的評獎活動,鼓勵青年人才在競技的舞臺上施展才華,助力青年人才成長。
【編輯:鄧臘秀】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