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1月19日訊(見習記者欒嘉雯 通訊員陳宇)冷藏過的啤酒和牛奶經隔熱車廂運送到千里之外,依然冒著冷氣。由在漢央企中車長江集團研發的無源鐵路冷鏈運輸裝備BH1型鐵路隔熱保溫車,目前正在批量生產。
BH1型鐵路隔熱保溫車在漢下線。通訊員陳宇 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18日,長江日報記者從位于江夏區的這家企業獲悉,首批500輛無須消耗能源的鐵路運輸車輛正在加緊生產。
記者走進生產車間,焊花飛濺,機械轟鳴,兩臺大型設備正對隔熱保溫車的圓弧車頂及長大地板整體發泡,這是該車的重要工序之一。
“我國以前的鐵路冷鏈運輸需要通過消耗柴油能源,轉化為電能制冷才能達到保溫效果,采用棚車塞保溫棉的‘土保溫’方法不僅耗時耗力,也容易造成材料浪費,無法滿足我國現代鐵路冷鏈運輸發展的需求。”中車長江集團冷運裝備所所長何遠新介紹,新研發的車型率先采用整體發泡技術,利用車體優異的隔熱保溫性能減少車內外熱交換,大幅度減緩運輸過程中外界環境溫度變化導致的貨物溫度變化。
研發人員打開隔熱保溫車車門。見習記者欒嘉雯 攝
據介紹,該鐵路隔熱保溫車最大容積達170立方米,載重64噸,最高運行速度每小時90公里。“這種隔熱保溫車車體綜合傳熱系數已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何遠新說,在車內外環境溫差20℃時,車內貨物在運輸過程中溫度一天只上升0.45℃。
他舉例,0℃的牛奶從武漢運到北京,經過1200公里的長途運輸,牛奶溫度上升不到1℃,滿足牛奶的最佳保存溫度區間范圍。
該鐵路隔熱保溫車采用智能化遠程監控技術,可以遠程定位車輛并監測車內溫度變化,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
該隔熱保溫車是由中車長江集團研發團隊歷時6年研發完成。“2016年,我們在各地車輛段及食品生產廠家走訪后發現,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啤酒、牛奶、大米和糧油等食材的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何遠新說,為實現綠色節能發展,研發團隊從而將目光集中于無源冷鏈運輸。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何遠新表示,這項技術的全國率先突破,填補了我國鐵路無源冷鏈運輸裝備產品的空白,有力促進了我國鐵路冷鏈運輸裝備向綠色節能方向升級換代。
【編輯:王戎飛】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