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聞特約評論員 易國祥
有一次,錢學森問兩名助教,同學們完成自己布置的作業大概要多少時間?
(資料圖片)
收到反饋結果,他覺得用時未免過長了。經過進一步調查,原來是因為班里大多數同學家境貧寒,沒有條件買計算尺,因此在計算步驟上耗費了大量時間。錢學森聽后,心里一酸。
錢學森當年為學生購買的計算尺
圖源:共青團中央微信公眾號
這是共青團中央公號于11月11日發表的《錢學森出的考試題有多難?開卷找不到答案,考試當場暈倒兩人……》一文的一處細節。那一場全不及格、暈倒兩人的“魔鬼考試”,如果說是錢學森作為科學家嚴謹科學精神的充分體現,那么,當他為學生買不起計算尺而“心里一酸”,則不經意地折射出他滿滿的人文情懷。
錢老的“心里一酸”,是一種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是對人的一種同理心,是與人的深切共情,是對艱難的不忍,是理解,是善良,它讓“魔鬼考試”不再高冷襲人,嚴酷無情,它傳遞給學生的是溫暖和力量。
后來,他將自己所著《工程控制論》獲得的獎金全部捐給了學校,其中一部分經費就用于給所有同學配備計算尺。在那個年代,18元一把的計算尺對家境清貧的學生來說真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正是錢學森嚴謹的教學和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托起了一批又一批中國航天事業的頂尖人才。
上世紀80年代中期,筆者曾聆聽過錢學森在一次人才論壇上的演講,他關于真正的人才一定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融合的復合性人才的觀點,至今讓人印象深刻。幾十年之后,重溫錢學森在教育培養學生的這一幕,他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不正是這一觀點的以身示范嗎?如果他只懂科學卻不懂人,只管傳授知識卻于學生能否消化或有沒有條件消化而不顧,他就算不上一個優秀的老師,也難以培養出國家需要的精英人才。
錢學森給學生們講解學術問題
圖源:共青團中央微信公眾號
剛剛去世的中科院院士楊叔子也是一位極其重視人文素養的理工科大家。小時候他考中學時,在語數外幾乎為滿分的情況下,理化考得很差,被老師斷言為“沒有化學頭腦,學不好化學”,幸虧有另外的老師往深處一想:“這孩子語數外考得這么好,理化會很差嗎?”這才讓楊叔子得以被錄取,便能有后來的院士。
這位老師不因單科成績放棄學生的“往深處一想”,與錢學森為學生的艱難“心里一酸”異曲同工,都是老師對學生一顆溫暖的心。
當上校長的楊叔子遇到和自己幼時有相同遭遇的學生就想著幫一把,不用生冷的辦法和硬性的標準犧牲掉有才華有稟賦的學生。也正是他,在全國高校率先掀起影響深遠的“人文風暴”,倡導理工科院校加強文化素質教育。
楊叔子一生篤信科學和人文須兩翼齊飛,源于中華傳統文化的扎實童子功和自己的親身經歷。錢學森也是在出國前就打下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底子,“到美國去,只有一個目標,把科學技術學到手,證明中國人不比美國人差,把中國的科學技術搞上去。”
學成之后的錢學森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想到國家積貧積弱、百廢待興,沖破重重阻礙回國,為“兩彈一星”事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為學生的貧寒“心里一酸”,與當初不忍國家貧窮落后而回國參加建設,其實是一脈相承的。
然而反觀現實,當學生沒能按要求完成作業時,有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地處罰;當下級沒有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或工作沒有達到標準時,有領導把“追責”叫得震天價響、不容辯白。在無情的高壓之下,拼更多的苦力,耗更長的時間,花更大的成本,也許能夠滿足某些權威的尊嚴,但事情未必不是被應付過去。在這里,錢學森深入細致的調查與了解真相后的“心里一酸”顯得多么難能可貴。
今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將要遇到的嚴峻挑戰,是被西方“卡脖子”的高科技,但要追趕甚至超越西方,還必須有強大的人文精神。學習和吸收像錢學森、楊叔子那樣獨具魅力的人文關懷和人文思想,用它浸潤人的靈魂、打磨人的氣質、激發人的智慧、影響人的行為,一定能夠成就我們的偉業。
九派評論投稿郵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