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訊(記者蔡燕秋 通訊員趙銀斐)12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濕地保護的東方智慧—國際組織的助力及觀察”論壇線上線下舉行。論壇以濕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社區參與的濕地保護、多方協力的濕地保護等不同視角展示中國在濕地保護方式中的各類創新和最佳實踐。來自湖北8所高校的青年代表現場發出倡議:“敦請各締約國充分認識青年參與《濕地公約》的重要性,探索并制定使青年參與《濕地公約》履約工作的戰略。”
《理水善業——濕地保護的中國智慧》揭幕。記者何曉剛 攝
作為此次論壇成果之一,論壇分享了《理水善業——濕地保護的中國智慧》一書,此書從10個不同的方面,選取中國在濕地保護的典型案例,包括濕地法規政策、濕地保護網絡、生態管護制度、濕地使者行動等,向世界推廣中國濕地保護經驗,共同促進世界濕地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相關資料圖)
: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主任張玉軍線上致辭。記者何曉剛 攝
來自此書中的部分案例主體方,在論壇專題分享環節帶來他們的濕地保護故事。其中,《濕地公約》中國CEPA聯絡人張亦默分享了長江流域濕地保護創新案例——濕地保護網絡,為中國及世界的其他流域濕地保護提供借鑒。
《濕地公約》中國CEPA聯絡人張亦默發言。記者何曉剛 攝
張亦默介紹,千湖之省湖北首先開始了濕地保護網絡的嘗試。湖北省林業局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04年3月共同啟動的湖北省濕地保護區網絡是中國首個濕地網絡,開始探索用保護區網絡建設的手段來提高有效管理的方法和途徑。通過網絡的影響力,湖北新建了漲渡湖等5處濕地保護區,新增保護面積450平方公里,培訓保護區員工500人次,保護區能力與公眾濕地保護意識顯著提高,并制定了湖北省《“千湖之省”濕地保護規劃》。
青年代表宣讀《“展望未來,自然向好”全球濕地治理青年倡議》。記者何曉剛 攝
來自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湖北8所高校的青年代表也來到了論壇現場,他們通過宣讀《“展望未來,自然向好”全球濕地治理青年倡議》,強調青年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利益相關方、未來世界發展建設的生力軍、濕地生態系統效益持續喪失代價的潛在承擔者,在全球濕地保護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讓青年濕地保護的聲音,被世界聽到。”現場青年代表稱,青年也是濕地保護中的關鍵和有價值的伙伴,希望未來能夠通過多元化的青年活動促進《濕地公約》傳播并提升其影響力。
《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執委會主任孟憲林指出,濕地和淡水生態系統與人類的關系極為密切,而其生態過程又非常復雜,因此保護濕地需要多方協同,共同參與。
據了解,本次論壇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主辦,南京大學常熟生態研究院協辦。《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執委會主任孟憲林、WWF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盧倫燕、UNDP助理駐華代表馬超德、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主任張玉軍出席論壇并致辭。
【編輯:鄧臘秀】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