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聞評論員 木姍
當我們談論“斷舍離”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么?
掀開“斷冗余、舍廢物、離物欲”的面紗,拋開精神修養的覺悟,大多數人談論的“斷舍離”,往往變成了扔舊的、買新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所謂“斷舍離”,是消費滿足恰到好處的物質欲求。但是這個“恰到好處”有時并非消費縮減,而是改換了消費模式,物欲改頭換面,消費仍在升級。
比如說,用舊了的家電太占位置,扔。
過時的衣服以后應該也不會想穿了,扔。
用過的教材、看過的書大概率沒用了,扔。
人們似乎也不再執著于老物件承載的特殊意義。
可是,東西雖然扔了,物欲需求卻并沒有減少。扔掉一批舊的,取而代之的是,再買一批新的。
“斷舍離”放在“雙十一”的語境下,是商品前的小圓圈點了又消、消了又點,加加減減,為的是分門別類地湊好滿減,換取最大程度的優惠。
買什么,不買什么,年輕人的“算法”明明白白。“雙十一”的購物車精挑細選,卻仍舊是滿滿當當。
“斷舍離”正在不知不覺成為新的消費模式。當“雙十一不買xx”的口號頻繁出現在各種社交平臺上時,一方面是人們的消費似乎更理性了,不再執著于囤積本就價值不高的商品了。另一方面,增增減減、精打細算之后,購物車的東西雖越來越少,同時也越來越貴。
人們從追求極致性價比變成了執著于“如何用最優惠的價格買更好的東西”。
平時不舍得更新換代的電子產品,雙十一了,買吧。
平時買不起的衣服鞋包,雙十一了,買吧。
平時價格昂貴的名牌護膚品,雙十一了,買吧。
……
曾幾何時,“消費主義”是人人喊打的洪水猛獸,于是年輕人開始推崇“斷舍離”。但不管大眾追捧的消費觀念是什么,消費本身不是洪水猛獸,只要購物需求仍在,消費只會越來越精致。總之,“雙十一”持續火爆。
曾被消費主義悄悄掏空錢包的人們萬萬沒想到,追求“斷舍離”之后,錢包依舊被掏空。
明年的“雙十一”到來之前,會有一波新的“斷舍離”嗎?
九派評論投稿郵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