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聞評論員 文和刀
盡管拿不出多少實實在在的福利,但一些商家仍然在以其他形式試圖營造“雙11”火熱大促的氛圍,可以說實在是太“努力”了。
(資料圖片)
不想便宜賣給你,可以“先漲后降”,打造一種撿便宜的幻象。
據報道,上海市民李女士稱,“雙11”期間波司登的一件羽絨服漲到了1349元,領券購買后實際價格979元,僅比9月的價格便宜0.28元。
不想自降產品身價,可以把低價鏈接下架,讓高價買到的消費者無法“價保”退錢。
據報道,“雙11”期間有消費者投訴反映,李佳琦直播間預售價為1240元的一款資生堂悅薇水乳套裝,一度在資生堂官方旗艦店直播間以888元售賣。此后,資生堂對此事的處理竟是給部分888元買到的消費者直接退款白送商品,同時下架商品鏈接,讓高價買到的消費者無處申請“價保”。價格保護條例面對這種做法形同虛設。
馮女士在李佳琦直播間購買的悅薇水乳套裝。 馮女士 圖/圖源:澎湃新聞
現在,李佳琦直播間化妝品比資生堂旗艦店直播間賣得貴一事,依然不能說畫上了句號。李佳琦已經屬于頭部的帶貨主播了,但他也無法保證不發生這樣的“背刺”。發生在李佳琦直播間的這場波折,是當下雙十一百般亂象的一個縮影。
讓低價“異常”購買的人最終免費,卻對高價“正常”買的人置之不顧——站在不幸多掏錢的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資生堂的這種處理方式完全是潑油救火,讓本就難熄的憤怒愈燃愈烈。多花三百塊,花錢買氣受。明晃晃的矛盾擺在這,所謂的處理不但沒有彌補,反倒加劇了這種不平衡。
截圖自小紅書平臺/圖源:澎湃新聞
顯然,這種做法并不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考慮的。從資生堂自身運營的角度來看,這種公關思路倒是很容易解釋:
虧錢倒貼可以,只求息事寧人;但悅薇這個產品的身價不能打下來——這不僅僅關系到一次兩次的銷售數據,關系到的是長線的定價策略。一旦消費者認定了悅薇就只值888元,那它長期以來辛苦經營的高端產品形象就毀于一旦。
所以品牌方寧愿打腫臉充胖子,說我這是搞錯了,掏錢掩蓋真相,也絕不能說這就是正常定價,否則以后高價還賣得出嗎——這也就是為什么它不顧投訴纏身、人心渙散,也要堅決逃避平臺規定的價格保護條例。
資生堂很精明,但不真誠。這個算盤貌似打得不差,但是實際效果差太遠了。
從頭到尾經歷了這一場烏龍的消費者,認知不是詭計能輕易扭轉的。他們得不到致歉得不到補償只得到冷漠忽視,遂選擇將這事鬧得沸沸揚揚。在投訴中他們一次次重復悅薇定價的問題,一次次描述商家態度的冷漠,無形中向社會大眾也向他們自己強調著:悅薇一千二不值得,資生堂不值得。
那些愿意“正常”價格下單悅薇的顧客,或許曾經也是資生堂的核心用戶。但下一個“雙11”,他們還會購買資生堂的產品嗎?
那些關注著波司登羽絨服價格的顧客,或許曾經也信賴著這個品牌的質量。但失望過后,還有多少人會在下一個“雙11”繼續期待著波司登的福利?
商家在制定任何策略之前,忽視了消費者內心的訴求,再精妙的考量也不過是紙上談兵。
真誠與否,消費者能感受到,互聯網也有記憶。
九派評論投稿郵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