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以下簡稱紅山動物園)因為“窮”而走紅。
作為一家自收自治的動物園,門票收入是他們主要的經濟來源。近段時間由于閉園,動物園的收入中斷,不少網友注意到這個信息后,自發剪輯并轉發他們的困境,許多人涌入紅山動物園的直播間。
圖源:直播頁面截圖
【資料圖】
在紅山動物公園的直播頁面,有一個小藍心,這是一個叫做“讓他去野”的募捐項目,網友可以通過這個項目直接給動物園捐款。不少網友在評論里友情提示:大家不要刷禮物哦,禮物平臺有抽成,點小藍心給動物園捐款。
11月8日下午,該項目已經獲得25萬余份捐款,每份為10元。
圖源:捐助頁面截圖
據媒體報道,目前紅山動物園已籌款近263萬。
11月9日,九派新聞發現,該動物園的直播頁面中已沒有“小藍心”。該園的工作人員稱,后續是否會繼續發起籌款,動物園還在商量中。
【1】一群默默守護動物的人嘗試“自救”
10月29日,因為疫情,紅山動物園開始閉園。在此期間,他們因為“窮”,再次走入大眾視野。
此前,紅山動物園頻繁開直播,有很多網友也在剪輯并轉發紅山動物園的困境。
來自湖北的網友蘇蘇表示,“看到這個動物園因為閉園沒有收入,感覺很可憐。平時我就很喜歡小動物,就去他們直播間看了。”
蘇蘇說,那天晚上她點開紅山動物園的直播間,飼養員們帶著大家看動物,因為天色晚了,小動物在休息,飼養員說話輕聲細語的,動作也輕輕的。后來她了解到,不少飼養員為了照顧動物,干脆住在動物園。
“覺得他們很有愛,對動物很好。”她當場就捐了一筆錢。
據紅山動物園發布的文章,許多飼養員放不下場館里的動物,擔心被封控在小區,“連夜收拾行李,返回動物園”。有的人甚至連衣服都沒幾件,就匆忙趕到單位。
臨時住在本土區小屋的飼養員們。
這些逆行的工作人員,親切地將動物們稱作“毛孩子”,照料著動物們的日常。正如文章中所說,“紅山的一切如常,動物們依舊快樂地生活著”。
如常的背后,是飼養員們連夜加班加點,從各個渠道采購新鮮食材,是師傅們忙碌到凌晨裝貨、卸貨,是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園的忐忑不安。
采購食材
作為一家自收自治的動物園,閉園意味著沒有收入。為了創造營收,紅山動物園增加了直播的頻率、時長。官方微信和微博會提前發布直播預告,“營業”的動物主要為考拉、長頸鹿、猩猩、細尾獴、小熊貓等明星動物。
直播過程中,講解員不斷提醒觀眾,“特殊時期我們感謝大家的陪伴,也需要大家的幫助。大家可以點擊右下角的藍色愛心進行捐助,我們的捐助資金會全部用于保護動物。”
飼養員和動物們的牽絆令人動容,許多網友轉發呼吁關注紅山動物園。網友的熱情令紅山動物園直播間人氣高漲,希望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2022年11月6日,紅山動物園開園。工作人員說,開園后來游玩的游客量還行,直播也還在繼續。
【2】一年虧損3000余萬,最困難時賬上只剩50多萬
這并不是紅山動物園首次陷入困境。
早在去年年初,“知名動物園虧損3000萬”的消息就將紅山動物園帶到大眾面前。
2020年上半年,紅山動物園閉園51天,收入歸零,損失達到2000多萬元;2020年3月23日重新開放以來,在全體員工的呼吁和努力下,動物園客流量有所回升,但情況并不十分樂觀。同年七月份,紅山動物園的園長沈志軍在網絡節目“一席”上的一段演講中講道:“有人說疫情過后會有一波旅游的報復性反彈,可我等了三個多月,還沒有多少人來‘報復’我。”
據媒體報道,因為疫情沖擊,收入80%以上來自門票的紅山動物園,2020年一共虧損3000多萬元,占到往年收入的40%。最困難的時候,該動物園賬上只剩下50多萬元。
事情引發關注后,2021年1月28日,紅山動物園宣傳教育部部長白亞麗對媒體表示,“困難確實有,但不至于馬上閉園、動物養不下去的地步,政府還是一直在關心我們的。”
而在那個周末,沈園長等來了他希望的“報復性”游園。
據媒體報道,那個周末有1.7萬人次走進紅山動物園,用實際行動支持這家不靠動物表演賺錢的動物園。
自疫情以來,紅山動物園一直在嘗試“自救”。
2020年2月初,紅山動物園推出“Zoo直播”,開始嘗試直播賺錢。在后來開園的日子里,也會不定期開直播。
他們還推出了動物愛心認養,和周邊產品售賣活動,比如“大象有機便便”29元一公斤,“猩猩小黑的畫作”99元一張。
后來,他們又開始嘗試直播帶貨,售賣動物園的文創產品。
這一次,他們發起線上籌款,籌到超263萬的款項。
通過籌款,更多人知道了“認養”項目。
九派新聞從紅山動物園工作人員處獲悉,認養活動已經做了十幾年,近段時間咨詢認養的人比以往多了一些。打開認養頁面可以看到,一只動物認養的價錢在800元到2000元不等,有部分動物已經被認養完。
上述工作人員介紹,每只動物會根據具體情況設置不同數量的認養人。
灰色按鈕顯示已經被認養。圖源:認養頁面截圖
其還表示,騰訊公益里“助它重返自然”項目也是他們發起的,有想捐款的網友可以關注這個項目。九派新聞查詢發現,該項目主要是為了幫助野生動物重返自然。目前已經有3萬多人捐助。
今年7月,沈志軍在視頻中總結了這幾年動物園的困境與生存;“后來的疫情,讓一切更加困難,沒有人來動物園,那就想辦法把動物園送出去嘛。我們建抖音、拍視頻、搞直播,粉絲越來越多,網友們給我們捐款,認養小動物,只要來南京,都會來紅山打卡。”
【3】一座有良心的動物園
幾乎每一座城市都有動物園,為什么紅山動物園能獲得這么多人的關注?
蘇蘇說,這是一座“有良心”的動物園,比如他們取消了動物表演,努力改善動物居住的條件。
在“一席”演講中,沈志軍介紹了紅山森林動物園在改善動物生存環境、創造繁殖條件方面做出的種種努力。比如利用紅山的森林資源,為猩猩館的紅猩猩們打造了一個運動場,還設計了行為訓練展示區,經常為動物進行體檢;在亞洲靈場館,為了讓動物們的生活環境得到更多的變化,園方在展館的設計中,把各個生活單元串聯起來,增加了更多活動通道;在德國博世集團的資助下,園方為大象館增加了遮陰系統和噴淋系統,把過去的水泥地改造成了松軟的沙地等。
沈志軍和動物。圖源:視頻截圖
沈志軍在演講中驕傲地說:“由于對瀕危物種鶴鴕生存環境的改善,生活在紅山十多年的鶴鴕竟然開始繁殖了。”園方還成功實現了鶴鴕“人工孵化”,越來越多地嘗試動物繁衍、保育的課題。
紅山是怎么“煉”成的?沈志軍說:我們的初衷很簡單,很樸素,就是基于同理心。跟動物共情觸碰到了我們心里最柔軟的部分,我們想提升動物的生活質量,讓他們活的更快樂,更自在。
翻看紅山動物園的推文也可以看到,他們認真地對待每一只動物。比如出生后就被產后抑郁的母親“嫌棄”的川金絲猴寶寶“突突”,飼養員先是平復母猴的情緒,而后又嘗試多種方式讓突突吃上母乳。多番嘗試無果后,飼養員不得不對幼小的突突進行人工喂養。最初的階段,突突每天要輸液20個小時,飼養員和獸醫一直陪伴在突突身邊,即使夜間也不敢合眼。
飼養員和突突。
這樣的故事有很多。
沈志軍在視頻中說,“如果動物不想見人,那人就見不到動物,任何生命的意義,都不在于被他人觀賞。動物園,也不是花錢看動物的地方,而是學會看待動物的地方。”
(文中圖片除注明外均來自紅山動物園)
九派新聞記者 溫艷麗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