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科學技術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發布了《2022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公布了2021年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前50強。根據《報告》,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蘇州工業園區、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廈門生物醫藥港位列2021年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前10強。
(相關資料圖)
圖為2021年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前50強。
據悉,《報告》采取在線問卷填報系統進行數據收集,調研了各園區近3年在產業現狀及成果轉移轉化、研發投入及技術產出、人才、企業、產品、環境、合作等方面共計39項主題的237項數據,其中有效完成數據填報的園區211個,其中國家級高新區109家、國家級經開區84家、省級園區17家、其他園區1家。
《報告》顯示,2021年樣本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約3.5萬億元,占園區總產值的比例為22.80%,且該比例逐年增加;其中高新區生物醫藥的占比相對更高,2021年占園區總產值的24.79%。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產業聚集和支柱效應越發顯著,創新能力逐步提升,對區域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主要集聚區的生物醫藥產業整體呈現出規模體量快速增長、創新活力不斷提升、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等態勢。
《報告》還顯示,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呈現集聚特點,產業布局主要集中在經濟發展水平高、科技水平高、人才聚集度高的地區。目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部長江經濟帶、川渝等主要集聚區。總體上呈現東部強勢,但中西部后發追趕、漸趨平衡的區域協同發展態勢。隨著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不斷演化,聚集化的趨勢也在加強。以2021年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前50強為例,僅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就分別有14個、6個、4個生物產業園進入綜合競爭力前50強。
除了“2021年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前50強”外,《報告》還對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環境競爭力、產業競爭力、技術競爭力、人才競爭力、合作競爭力前10強等5個單項榜單進行了排名,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均列各單項排名之首。
圖為2021年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人才前十。
圖為2021年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技術前十。
圖為2021年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產業前十。
圖為2021年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合作前十。
圖為2021年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環境前十。
(來源:湖北藥監)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