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1月5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在武漢和瑞士日內瓦同步開幕。
(資料圖)
武漢濕地之廣、濕地之美,展露在世界眼前。
古老的云夢澤,讓武漢成為一座誕生在濕地上的城市。武漢境內江河縱橫、百湖密布,擁有165條河流、166個湖泊,同時擁有5個濕地自然保護區、10個濕地公園,濕地面積16.25萬公頃,占全市面積的18.9%。
其中,沉湖濕地是國際重要濕地。藏龍島、安山、東湖、杜公湖、后官湖、金銀湖,是國家級濕地公園。
在國內,武漢是擁有國家級濕地公園最多的省會城市,濕地遍布全市13個行政區。
在國際,武漢是全球43個“國際濕地城市”之一,而且是人口數量超過千萬的“國際濕地城市”。
如此豐富、如詩如畫的濕地資源,成為武漢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主體、千萬人口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載體、人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水清岸綠,魚游鳥翔,每一幀濕地圖景都充滿了安然與靜逸,呈現著自然、和諧、生態之美,彰顯著濕地之都、魅力武漢。
《東湖晨曲》城市攝影隊靳進 攝
《春到府河》城市攝影隊靳進 攝
《霧》3月東湖櫻花正盛,清晨湖面飄起一陣薄霧,霧繞綠林,水顯靈秀。城市攝影隊 于琳 攝
《綠意盎然》東湖綠道與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密不可分。城市攝影隊鄧紅武 攝
沉湖候鳥全景圖。城市攝影隊李梓固 攝
天興洲白鷺。城市攝影隊 陳利安 攝
武湖七彩灘。城市攝影隊應文 攝
云霧中的長江兩岸。城市攝影隊李梓固 攝
漲渡湖濕地。城市攝影隊于琳 攝
《秋醉》東湖湖中道濕地公園,樹醉了,湖醉了,秋醉了。城市攝影隊吳偉 攝
《鏖戰》拍攝于青山江灘。城市攝影隊張斌 攝
《春風伴我會故鄉》城市攝影隊鄒幼勤 攝于府河
《冬日精靈》城市攝影隊靳進 攝于東湖
《多彩東湖》城市攝影隊宋建春 攝于東湖
《飛瞰濕地》城市攝影隊藍江橋 攝于沉湖濕地
《湖邊一景》城市攝影隊宋建春 攝于白鷺街
《美麗家園》城市攝影隊張斌 攝于天興洲長江沙灘
《濕地小精靈》城市攝影隊王新 攝于月湖公園
《武漢東湖邊的吉他聲》城市攝影隊曾院平 攝
《春到大雁歸》城市攝影隊張運早 攝于東西湖
《暢想》城市攝影隊羅慧芳 攝
金銀潭濕地美,現代都市的生態之美盡顯。城市攝影隊蒙曉東 攝
安山濕地任鳥飛。城市攝影隊龔建國 攝
晨光中的府河濕地。城市攝影隊李梓固 攝
東湖雪景。城市攝影隊張傳明 攝
呵護愛巢。每年夏季,沉湖濕地的鳥類都要在濕地的沼澤地帶筑巢繁殖后代。城市攝影隊秦炎 攝
江灘(武惠堤)濕地。城市攝影隊雷賓 攝
水墨府河。城市攝影隊李梓固 攝
東湖凌波門朝霞映襯秋色,美不勝收。城市攝影隊 趙廣亮 攝
策劃 金思柳
文案 胡蝶
編輯 魏煒
來源 武漢發布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