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藥學專業學生付康,憑借突出的科研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清華大學夏令營面試中脫穎而出,被清華大學藥學院藥學專業藥物化學方向錄取,拿到“直博”資格。
(資料圖)
據悉,這位“學霸”可謂全能——綜合測評位列專業第一,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一篇,還獲國家獎學金、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湖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等國家級、省級獎項。
付康在湖北大學校園。通訊員劉鈺瑾 攝
不過,能“直博”清華,更多源于付康對醫學和藥學的熱愛與執著。
幼時經常生病,讓付康從小就立志醫藥研究行業。高考后,他如愿考上湖北大學藥學專業。“醫生是上戰場的人,研究藥品的人就是‘生產武器’的后備軍。”在付康看來,藥學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學科,需要扎實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大學三年學習,他習慣上課坐前排,并堅持課后整理筆記、牢記知識點、構建完整知識體系,前三年的加權平均分達到90.16分,58門課程中31門超過90分,藥物分析、藥理學、天然藥物化學等專業課更是接近滿分。
“藥學是一門實驗學科,除了書本知識的學習,科研實踐也是必不可缺的。”大一時,在導師彭志紅指導下,付康開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本科期間,他分別參與了靶向NQO1代謝激活雷公藤甲素衍生物的合成及靶向抗肺癌活性研究,和水溶性雷公藤甲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兩項課題,致力于研究雷公藤甲素這一物質對于抗腫瘤的靶向性作用。
付康在做實驗。 通訊員劉鈺瑾 攝
本科三年,除了上課時間,付康基本都是在實驗室里。大三時,他參與的課題——水溶性雷公藤甲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遇到瓶頸期,他和師兄每天將近凌晨12時才離開實驗室,最終通過Prep-HPLC(制備型高效液相色譜)成功純化化合物,突破了瓶頸期。
“科研是你做了幾百次上千次實驗,卻可能只有一次成功,甚至永遠不成功,但我們不能放棄。”付康說。基于在實驗室所獲得的成果,他在大二、大三學年期間參加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創新創業類)等競賽,并獲得了國家級獎項。
付康在做實驗。 通訊員劉鈺瑾 攝
在參與學校“投身鄉村振興,助力健康中國”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中,付康加入了湖北大學早期腫瘤診斷檢測狀況調查及腫瘤常識推廣實踐團隊,他們前往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實驗室、同濟醫院腫瘤科等開展實地調研。
“目前我國早期腫瘤診斷技術發展緩慢,而腫瘤越早發現越容易治療,但是很多人不了解相關知識。”在同濟醫院腫瘤科,他目睹了癌癥患者病重的痛苦,更加堅定了他為醫藥學事業奮斗的決心。“我愿意將時間用到有意義、感興趣的事情上,我將一如既往,在醫學的路上堅定走下去。”
(長江日報記者陳曉彤 通訊員楊越沿 朱詩清)
【編輯:趙可】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