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出于一次邀請,尚勤杰在農村朋友家的墻上畫了一個哆啦A夢,后來請他做墻繪的人絡繹不絕。直到他把這座村子變成了網紅村,被華春瑩點贊。他開始思考,如何才能真正為鄉村做一份有用的事兒。和他一樣,賣蠶絲被的于建剛也是帶著這樣的困惑回到了鄉村。現在他把孩子養在農村,希望他們親近大自然,希望強化自己農民的身份認同。“鄉村如果真的想變得不一樣,絕對要拿出一些不一樣的思想。”尚勤杰總結道。以下是四位從城市去農村的青年講述。
科科在農村裝修的院子。 圖/小紅書號“誤會庭院”【1】畫出河南第一個網紅村,被華春瑩點贊 尚勤杰 30歲 河南作為一個外地人,我在北京基本上除了上班就是窩在寢室,要不就去吃個小地攤。不過我在那兒認識了一些喜歡做街頭涂鴉的當地人,我跟著他們接觸到了北京798藝術區。我當時就想,城市里有的這些東西,為什么不能把它帶到我們農村來?在北京待了一段時間之后,我覺得那兒的生活節奏太快了。我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每天睜開眼睛就是在想,今天我要做什么事。我不喜歡這樣的生活,而且我自己回家也可以開個畫室當老師,于是我就辭職了。回農村之前我一直在北漂,找了很多工作,最后還是找到了自己老本行。我爸媽知道這個事情也很開心,因為我天天在外面他們都見不到我。父母還是喜歡孩子在身邊的,哪怕孩子在家賺不到很多錢。剛回家那會兒,我的畫室周末上課,周一到周五休息。我平時沒什么事兒就找朋友打打籃球,騎著摩托車去跑山。有一次我到朋友家里去喝酒,他們家小孩兒喜歡畫,朋友讓我畫一個,我就在他們家的墻上畫了個哆啦A夢。結果第二天睡醒以后,村里面就有人來找我了,說是出5萬塊錢讓我把整個村子都畫一下。我當時不懂,就答應了,結果畫著畫著發現,5萬塊錢連材料費都不夠,我就不畫了。但是他們村子找不到別人來畫畫,又聯系到了我。我問了懂行情的朋友,他們說材料錢大概就要10萬。最后我就要了10萬塊錢,也沒算自己的工費,但是要求畫什么我自己決定。誰知道10萬塊錢也不夠,但我已經答應人家了,就還是繼續畫下去。有時候我也不想去,畢竟一分錢不掙,買完材料你就沒錢了。但是,慢慢地,有很多人來這里參觀,越多的人來,我就越有信心,越覺得這件事兒可行。2020年9月24日,我發了一條朋友圈,我說我指不定能做成河南第一個網紅村呢,不畫完我心里不痛快。就這樣憑著一腔熱血,我一口氣畫了兩年半,成千上萬的人都開始來這里打卡。這個村子就是后來有名的小屯村,華春瑩也為此點贊。我還記得當時我第一次去小屯村的時候,這個村子就像一個垂暮的老人,被遺忘了一樣。那天的天空灰蒙蒙的,墻也是灰蒙蒙的,街上沒有一個人。但是因為我的到來,這個村子最起碼在當地特別有名。在有流量的時候,我沒有選擇去帶貨、直播。2021年10月份,我去了貴州學習鄉村規劃和鄉村建設。只畫畫還是建設不好一個村子的,我想要真正為鄉村做一份有用的事兒。現在我在另一個村子里畫畫。其實畫畫的過程中,也會和當地的村民產生很多沖突。有些村民的思想特別封建,我要跟他們解釋說這個畫兒也不影響他的風水,我們只是把墻美化一下。剛回鄉的時候,我懷著一腔熱血,覺得什么事情都能做成,但是越做越覺得有些東西我控制不了,但我從來不后悔。鄉村振興首先要思想振興,鄉村如果真的想變得不一樣,絕對要拿出一些不一樣的思想。【2】《鄉土中國》解決了人生疑問,決定讓孩子在農村長大 “梅和魚”蠶絲被創始人 于建剛10年前回到家鄉,我沒有想要養蠶。之所以想要回去,是因為看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那本書解決了我的很多疑問。我畢業于吉林大學廣告學專業,2008年我大學畢業,正好是趕上奧運會,我想要去北京看奧運會,然后我就去了北京的奧美廣告公司上班。但這個經歷其實不太愉快,因為加班太多,并且挺別扭的。因為我來自農村,與廣告行業所倡導的消費導向,有點格格不入。后來我看到一些社會學家寫的一些農村的書,比如費孝通、溫鐵軍、黃宗智的書,就很想去念一個社會學的研究生。我那時候差不多上班已經三年了。于是我辭職去了溫鐵軍的“小毛驢”農場做實習生、去公益機構做志愿者,一年以后我就從廣西坐綠皮火車回了家,當時沒有搶到座位,我站了二十幾個小時才回家。
農村景色。 圖/受訪者提供回來之后,我有些糾結是繼續去讀書,還是去工作。我們想模仿當時小毛驢這個CSA農業模式(社區支持農業),和朋友一起搞一個農場。當時覺得還挺好的,但還是失敗了。那是十年前了吧,2011年底,12年初。現在想想才發現,當初的自己想的太簡單了,就是只是一腔熱情,沒有資源,沒有背景。農場失敗以后,我沒錢了,只能到上海繼續工作。一年后,我突然覺得好像可以做蠶絲相關的產業,因為我的老家是江南的一個村,蠶桑是傳統農業。就從那時候我和我的妻子開始做蠶桑相關的工作。回去的時候我記得是秋天,稻田好像已經收了。秋天的感覺尤其好,就像現在這樣,陽光挺大,也不是特別冷。陽光照下來的時候,田里面也很干凈。有了之前做農場的教訓,我們做蠶桑的時候,就有一些優勢了。比如這是本地的傳統文化,有一些先天的文化優勢。但我們做淘寶店的時候,沒錢去買流量和廣告,而且蠶絲被的單價相對又高一些。開始的時候,就是靠友熟人買買。后來深圳電臺采訪了我們,那個時候開始,就有第一批的陌生的客戶,然后完全是靠口碑推薦,這樣慢慢積累下客戶來的。回鄉第一年,其實,我們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那年我是吃素的,瘦,又黑,穿著舊衣服,也不喜歡買新衣服,基本上我媽他們都無法接受。他們難以理解,大學為什么畢業候要回農村干活,但是你可以給他們一個理由,讓他們理解,那這個理由就是,你有一臺電腦,你在哪都能工作。后來我兩個小孩就出生了,他們都在鄉村長大。我認為教育就是應該面對大自然,或者面對我們的蠶桑的文化,讓他們去每天接觸,這在我看來是比較好的教育,所以我才把他們生在這個地方。大家對教育的定義不一樣,我認為在在鄉下帶孩子是比較好的。
鄉村生活。 圖/紀錄片《返鄉》現在我們基本上會按照傳統農桑生產的節奏來安排生活,空閑時會去和“返鄉青年圈”的朋友交流一下。雖然我對現在的生活相對滿意,但也有一些不太好的方面。比如我覺得我們的鄉村,現在越來越受到這個城市的侵擾,很不安靜。在鄉村的話,但凡邊上有一個什么項目,運輸的車輛它是24小時都開。可能是因為農民比較沉默,所以他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其實鄉村是沒有任何的保護。我最開始回去,就是想去強化自己農民的這個身份認同。未來也許可以在滿足我身份認同的基礎上,繼續探索,怎樣把傳統的農桑轉化成一種適合于今天的、可持續的生活和文化。一路走來,我們是非常幸運的,因為我也見過好多跟我同時期返鄉的,其實是比較艱難的。那個幸運可能是百分之幾的幸運,所以,甚至于我有時候想起來會有點后怕。所以如果現在想要回到鄉村生活的話,你沒有一技之長,是很難能夠很好地發展下去的。比較穩妥的方式是,在城市待幾年,學一些基本的一些技能,更有目的進行一些長期準備,然后,在這個業余時間可以參加一些農業,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培訓,多去參觀一些農場,再返鄉。【3】在英國游學時看到了小鎮的“慢生活” 米克 30歲 四川我大學是學戲劇美術和舞臺設計的,大學期間就到了《Cosmo Bride》做人物總監助理。我在《女友》、《嘉人》、《時尚芭莎》等雜志都做過造型設計,像倪妮、景甜、周迅、古巨基、張杰、陳喬恩等等這些明星,我也都給他們做過造型。但是大學畢業之后,我開始猶豫,自己到底是留在北京繼續為雜志做造型呢,還是回成都老家?想來想去,要留在北京就必須買個房子,我不想租房,但是北京房價太貴了,最后我還是回了成都。剛開始回成都的時候,我其實并沒有要去農村的想法。因為當時對時尚行業還很感興趣,我就在連卡佛做了造型顧問。在連卡佛的第一個月,我的業績就沖進了前三,第一年就賺了35萬。但是在那兒待久了之后,我開始對職場感到疲倦,我覺得這工資對我沒有任何吸引力,我當時24歲就能看到自己35歲的狀態——生孩子、養家、綁在職場。2017年,我選擇辭職去了歐洲游學。當時除了我媽媽之外,幾乎所有人都不支持我的決定。但我自己其實一直不是很在乎別人的眼光,我想做什么,我就去做了,包括后來回農村這個決定也是如此。我游學到英國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很漂亮的蘇格蘭小鎮,他們每家每戶都有院子和小花園,鎮上也有圖書館和咖啡店,一些年齡很大的老太太還會去里面看書。我當時就覺得,這個慢生活的氛圍太好了,歐洲的小鎮都可以開這種店,為什么中國不可以?我就想把這種東西帶到中國的農村來。
米克在蘇格蘭小鎮 | 圖片來源:米克就這樣,帶著一點理想主義的色彩,我回到中國農村開起了畫室。我和媽媽在老家大邑縣找到了一個小破院兒,以一年4000元的價格租了下來,并且開始親力親為進行了大改。我想給中國的農村帶來不一樣的生活方式。直到現在,有一些網友對于農村的印象還是停留在破舊、貧窮。其實你現在到十八線小縣城的那個農村,他們的物質經濟條件就已經很好了,更不要說什么廣東、深圳一帶的農村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農村需要開辟的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李子柒之所以能夠火起來,就是因為我們大家內心深處對于這種農村生活還是很向往的。我開這么一個畫室,可以讓那些想來但不能來農村的人,至少可以體驗一下。有很多人問我在農村能賺到錢嗎?有市場嗎?其實我一開始沒有想過賺錢這個事情,但是回來之后我發現,農村其實有大市場。我們的學員其實大多是城里人,他們很多是被我們農村以及我這個畫室優美的環境給吸引住了,被我們這種生活方式吸引住了。那些四五十歲的、沒事兒就只是去打打麻將的阿姨,現在也到我們這兒來畫畫,我幫她們兒時的夢想給完成了。畫室里的小孩子們也都天天粘著我,特別親切。所有的這些事情,都讓我覺得我做的事情是極有意義的。
米克的鄉村畫室 | 圖片來源:米克現在網上有很多人展現的,都是他們在農村過的一種原始人一樣的生活,但其實農村可以有很多可能性的。我們有才華的年輕人其實可以把這些城市有但農村沒有的東西都帶過來,開琴房也好、開畫室也罷,開設計師工作室也行,開任何東西都可以。我開的這個畫室只是一個符號,是一個先鋒的實驗,我希望能給農村開辟出一條新的產業鏈來。馬上我就要在我們村門口掛牌一個米克零零創業基地了,我們準備把我們的模式復制到更多村落去。我自己現在也有在幫助一些鄉村創業者,我非常歡迎他們來和我交流。但是我不建議一些年輕人盲目跟風回農村,我自己也有朋友在農村開畫室結果倒閉的。回農村之前,你需要先想想,自己的家庭條件允許嗎?你去農村的優勢是什么?你有能力在農村把自己的工作室宣傳出去嗎?不把這些問題想清楚的話,來農村不是追求夢想,而是空想。【4】鄉村生活是我對抗焦慮的良藥 科科 29歲 “誤會”庭院主理人2016年畢業以后,我開過鋼琴培訓工作室,開過奶茶店,做過“快閃”咖啡店,也賺了一些錢,在成都買了房和車。但焦慮和抑郁的情緒讓我想要“喘口氣”,我便回了老家。去年,我一邊教學生,一邊“三戰”研究生考試,連軸轉的我,很快發現自己陷入了焦慮,甚至于輕度抑郁,干什么都沒有興趣。雖然朋友們都覺得我更有創業的天賦,我自己有時候也會懷疑重返校園的必要性,但考研成了我的一個“心結”,那段時間我做什么都提不起興趣。四五月份,我接觸到“咖啡”快閃店的項目,在教堂門前的一個草坪上開了兩個月的咖啡店。我發現把注意力投到能使我快樂的事情上的時候,會讓負面情緒大大削減。咖啡店結束以后,當時的效果比較好,朋友就邀請我在景區或者是包一棟樓做“網紅店”。因為投資較大,我拒絕了朋友的邀請。開車回家的路上,我當時突然想,哎,我為什么不把我們家的那個雜物間后面的院子搞一下,說不定還有人來玩兒。晚上到家以后,我跟媽媽講了一下我的想法,媽媽聽了我的規劃,開始有些遲疑,她問我:“你改出來,有人來玩嗎?”其實我自己也回答不上來,但最后我們還是達成了一致——院子改完如果沒人來玩的話,我們就自己享受。因為院子是自己家的院子,不用交房租水電費,經營起來壓力會相對小一些。
圖源:“借宿”公眾號抱著不怎么功利的想法,我們開始了對院子的改造。沒有設計師也沒有圖紙,整個院子都是由我自己設計。親手改造院子的經歷很有趣,就好像是與童年的回憶“捉迷藏”一樣。院子建好后,就開業了。很幸運的是,生意還不錯,我們去年的9月5號試營業,9月4號就來了顧客。后面的客源也一直很穩定,即使是疫情期間,也有很多成都周邊的的顧客來玩。在家鄉開店的這些日子,我感覺非常舒服,原本焦慮的心情也好了很多,朋友都說我變得“佛系”了。我平時都住在鄉下,和媽媽兩個人在院子里忙活,媽媽負責廚房,我就負責招呼顧客。晚上忙完以后我會整理照片,修修圖然后發小紅書。休息日就出去走走,到其他地方玩玩。雖然平時事情也很多,但我也會注意平衡工作和生活,讓自己不被工作“綁架”。擠出時間來到鄉下的路上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看看花花草草的,我的心情也會好很多。其實,鄉下也并非是一片世外桃源。我家在的這個村子還是挺偏僻的,日常用水還是村里的井水。而且來到小院的顧客素質參差不齊,偶爾會遇到沒有預約就突然到訪的顧客,一些人因為我不放他們進去而罵罵咧咧,說我們關著門做生意,或者是說我們的店鋪外面看上去破破爛爛。網絡上也會有一些罵自己小院的話。開始我還會忍不住想要懟回去,現在我更想要專注自己的生活,不再在意他人看法。在“誤會庭院”漸漸有了一些名氣之后,也會有很多人來咨詢我,說自己也想要開一個小院子。我就和他們說,如果說你需要靠這個東西賺錢的話,自己還是要想清楚。如果你之前有穩定收入,或者是你對這個東西不抱太大期待,當成一個興趣去做,我覺得是可以的,但是前提就是,不要就是給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上去投入太多。如果你有時間,又有金錢,那你去做這件事情,回村住庭院,沒有問題。九派新聞實習記者張玉霖 閆華陽 記者徐鳴【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