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河南商丘扎刻手藝人張紅兵耗費半年時間,用近萬根櫸木棒和約四千個鎖扣,制作了一個故宮御花園《萬春亭》的模型。
據了解,該模型長寬高都為58cm,采用了榫卯技術,不使用一顆釘子,全靠木棍與木棍之間的咬合。“計算數據的時候,它是要求非常精確的,要精確到毫米。如果你錯了的話,它會就會扣不上。”張紅兵說。
“制作這個模型就是想呈現古代建筑藝術的美,希望能給研究古建筑的人一點啟發。”張紅兵介紹,自己是一名初中教師,也是商丘扎刻技藝非遺傳承人。因為喜歡,張紅兵業余堅持做扎刻十多年。
早年間,手藝人高善福用高粱秸稈扎蟈蟈籠子,后來,扎刻大師徐艷豐受啟發,把扎蟈蟈籠子變成扎刻花燈、扎刻古建筑模型并發揚光大。其作品佛香閣、角樓、天壇、黃鶴樓等獲得50余項榮譽證書,徐艷豐本人也曾多次去日本、法國、西班牙等國訪問表演。
張紅兵師承徐艷豐,小時候看家里老人做蟈蟈籠子,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后來自己也成為了一名扎刻手藝人。
因為看到徐艷豐用高粱秸稈搭建了一個《萬春亭》,張紅兵也想挑戰。但由于高粱秸稈材料短缺,張紅兵選擇了使用櫸木棍來搭建,櫸木條相對于高粱秸稈,更難以雕刻與咬合,但做好之后也更加結實。
“這個技藝傳了幾千年都沒有失傳,說明這個是有是有智慧的,會有很多人喜歡。”張紅兵說。
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張玉霖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