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0月23日訊 22日,沉湖“濕地衛士”在首場巡護途中,看到了一幕幕精彩的鳥類大戲。
上午10時,長江日報記者用肉眼觀察發現,在數百米外一處灘涂上,有一大片白色的鳥群。“那是什么鳥?”
在灘涂上群棲的反嘴鷸。記者李子云 攝
(資料圖)
沉湖濕地保護志愿者服務隊隊長、武漢市觀鳥協會副會長姚波用高倍單筒望遠鏡觀察后,說:“那是反嘴鷸,應該有500多只。”
姚波告訴記者,就像人類看足球比賽時掀氣氛,會造人浪一樣,反嘴鷸也很會造“鳥浪”,人稱“鷸浪”。成千上萬只反嘴鷸一起飛翔時,會上下左右快速翻飛,陣形也會隨之千變萬化。它們的背羽是黑色的,腹羽是白色的,在翻飛時就像奔涌的浪花,十分美麗壯觀。
反嘴鷸“鳥浪”。記者李子云 攝
說話間,數百只反嘴鷸突然起飛,在沉湖上空翻飛,引起眾人一片驚呼。
反嘴鷸造完“鳥浪”剛剛停歇,天空又飛來一隊黑色的大鳥,隊伍排成人字形,綿延數百米。“看,大雁!”有人叫了起來。
鸕鶿空中編隊飛行。沉湖濕地保護志愿者服務隊供圖
“那不是大雁,是普通鸕鶿,俗稱魚鷹。它們列隊飛行時,會像大雁一樣排成人字隊形。”姚波說,它們落在樹枝上,就是黑壓壓一片,觀鳥圈內稱之為“鸕鶿樹”。
“鸕鶿樹”。杜華舉 攝
下午2時許,在王家涉湖大堤中段巡護的楊睿小組,發現大堤附近一片樹林邊有動靜,大家立即停車觀察。只見空中3只喜鵲,正在圍攻一只短耳鸮。
短耳鸮是貓頭鷹的一種,喜歡在白天活動。它們體型比喜鵲大得多,但3只喜鵲毫不懼怕,扇動翅膀,輪番用嘴巴去啄擊短耳鸮。
混戰中,短耳鸮不慎落入草叢,3只喜鵲仍不罷休,俯沖下來繼續攻擊。
喜鵲在空中攻擊短耳鸮。 沉湖濕地保護志愿者服務隊供圖
觀鳥經驗豐富的楊睿判斷,可能是短耳鸮誤入了喜鵲的領地,這才被它們群起而攻之。這場“空戰”應該會以短耳鸮的失敗而告終。
果不其然。僅僅抵抗了3分鐘,短耳鸮因寡不敵眾,落荒而逃。
同樣目擊了這場“空戰”的姚波說,別看喜鵲長得喜慶,它們打起仗來十分兇悍,所以圈內給喜鵲起了個雅號叫“大佬”,意思是既有實力,又有霸氣。
(長江日報記者明眺生 通訊員趙銀斐 葉婷)
【編輯:趙可】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