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0月20日,鄂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張啟發院士綠色超級稻育種基地內,大片綠油油的菜薹長勢喜人。“這可不是一般的菜薹。”該所黨總支書記汪雪松介紹,該菜薹是國內首個食用型油菜新品種——“獅山菜薹”,由雜交油菜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傅廷棟團隊成員歷經16年科研攻關選育而成,彌補了傳統油菜薹賣相不好等缺點,是菜薹品種里好吃、好看又好種的“三好學生”。
今年9月,通過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院士牽線搭橋,“獅山菜薹”首次在鄂州進行示范種植,計劃種植面積30畝。
目前,“獅山菜薹”已種植約20畝,本月將完成全部種植。如氣溫適宜,50天左右就可收獲首批早苔,一畝一次采摘的產量可達500斤。“獅山菜薹”分枝性強,可以不斷長出新分枝。“從今年冬季持續到明年3月,一畝產量可達到2000斤。”汪雪松介紹,此品種菜薹還可以收作菜籽榨油,出產效率非常高,屬多功能油菜新品種。
細觀“獅山菜薹”葉片,顏色較淺,嫩亮好看、莖稈棱條分明。
“‘獅山菜薹’炒制出來的菜品顏色碧綠、不易變黃,味道甘甜,口感爽脆。”汪雪松興致勃勃地說道,該菜薹不僅好吃,營養成分也高,維生素C含量與獼猴桃相當,鈣含量與牛奶相當,鐵和鋅含量均較一般蔬菜高。
據悉,“獅山菜薹”的種植填補了市農科所張啟發院士綠色超級稻育種基地秋冬季種植空缺,使華農兩位院士團隊的成果都能夠在基地展示,形成春夏有水稻、秋冬有油菜的“四季有成果、四季皆有景”格局。
(來源:鄂州融媒體中心)
【來源:鄂州融媒】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