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據北海市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廣西北海一61歲男子心跳停止,市人民醫院和120急救中心醫務人員持續心肺復蘇一個小時后,男子恢復心跳。
(資料圖片)
目前該男子恢復神智,康復良好,能夠坐起進食、正常交流。
據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劉志兵介紹,“患者心跳停止約一個小時,醫務人員沒有放棄,經過持續不斷、高質量的心肺復蘇后心跳恢復,后續在急診ICU近一個月的搶救和康復下,目前神智完全清醒,效果很好。”
9月16日下午5時許,家屬發現該男子出現意識障礙,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醫務人員到達患者家中時,男子已心跳驟停,立即進行胸外按壓、心肺復蘇、電除顫等搶救措施。
120急救車先是將男子送往銀海區就近的一家醫院,途中醫務人員持續不間斷進行搶救,抵達后發現情況未有好轉,男子仍沒有恢復心跳,便又將男子送往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搶救。
轉運途中,醫務人員持續不斷進行心肺復蘇,當晚送達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搶救室,男子心跳恢復,但仍處于深度昏迷狀態、沒有呼吸,腦水腫嚴重,便收入急診科重癥監護室,主治醫師陳汝良等醫務人員利用冰毯機聯合藥物為男子進行亞低溫等治療。
10天后,男子逐漸恢復意識,能夠進行簡單交流,康復醫生蔡艷芳開始介入進行心肺及肢體康復治療,通過手機和家人進行視頻鼓勵。
經過兩周的搶救,10月1日,男子從重癥監護室轉出急診病房進行高壓氧等后續治療。
目前男子可以坐起來正常進食,能夠交流正常。
據了解,該男子平時嗜酒、少量抽煙,此次突發心跳停止與不良生活習慣導致心臟問題有關。
劉志兵表示,一般來說心臟驟停的黃金搶救時間是6分鐘,超過時間的話大腦缺血、缺氧導致死亡率很高,即使復蘇成功也有很多后遺癥。
目前我國心肺復蘇成功率僅為1%左右,長時間心跳停止、能夠成功復蘇并發癥少的病例更是罕見,此病例成功得益于院前急救高質量的心肺復蘇、ICU里良好的亞低溫治療及血流動力學管理,以及早期康復介入,可以說這是在全市甚至全區少有的成功搶救病例。
心臟驟停,黃金搶救時間僅6分鐘!學會重啟生命的方法,正確進行CPR(心肺復蘇)和使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
【來源:九派新聞綜合北海區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