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九派新聞評論員 木姍
近日,24歲江蘇女孩蔣雯(化名)從深圳某設計院離職后成為一名保安的新聞沖上熱搜,原本作為建筑設計師的她,因“難以忍受長時間加班”辭職,選擇了“解決住宿且薪資不低于設計師”的保安工作。一些網友認為,工作不分高低貴賤,各行業都值得尊重;還有一些網友表示,放著聽起來高大上的設計師工作不做,卻選擇成為一名保安,這實在讓人難以理解,這么多年的書難道都白讀了?
對于自己的職業選擇,蔣雯告訴記者,設計師的工作任務繁重,加班是常態,基本沒有周末,“事多錢少”令人難以忍受,現在選擇當保安只是過渡,在薪資能夠支撐她獨立在深圳生活的基礎上,相對輕松的工作讓她可以在業余時間學習一些專業技能以及準備公考,之后再做后續規劃。
蔣雯的工作照 圖源:九派新聞
蔣雯的情況并非個案,95后“不走尋常路”的職業選擇似乎總能引發公眾的關注,名校生辭職送外賣、逃離大廠做自媒體等報道已屢見不鮮。為什么當代年輕人都這么“敢”?隨著就業市場競爭加劇,“996”、“007”、“內卷”、“大小周”等職業詞匯不斷出圈,動輒成為熱議話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為,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除卻實現自我價值的部分之外,很大程度上其實是維持生計的一種手段,如果因為工作而完全喪失了屬于自己的私人時間,那是得不償失的。
工作是一種個人選擇,無論從事什么行業都值得被尊重,傳統的職業觀念正在發生改變。在蔣雯的案例中,一些涉嫌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企業行為同樣值得關注,例如勞動合同上寫的雙休而實際上基本沒有周末、晚間加班到十點半以后才僅有15元補助等等。《勞動法》中明確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頻繁加班、周末無休的高負荷工作不僅是對勞動者身心健康的摧殘,更是違法行為。企業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不應以犧牲勞動者的利益為代價,尊重勞動者的勞動價值、合理利用人力資源、追求企業和個人的雙贏才是發展的正道。
九派評論投稿郵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