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記者王晶、通訊員謝寧)10月1日,湖北省圖書館長江講壇10月首場講座,樂音悠悠,意趣綿長。武漢大學古琴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張祐堃與讀者分享《蕭與尺八:審美文化尋繹》。
簫和尺八同為樂器,大部分研究認為它們同宗,尺八在中國古代也稱簫。張祐堃介紹,簫歷史悠久,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簫,有單管簫,稱“洞簫”,按音孔數量區分為六孔簫和八孔簫。六孔簫的按音孔為前五后一,八孔簫則為前七后一。八孔簫為現代改進的產物。另外還有排簫,漢唐以來的石刻、壁畫以及墓俑保存了許多吹奏排簫的形象。排簫的種類繁多。從管數組成看,就有十到二十四管不等的十余種。從制作材料看,排簫除竹質外,還有骨質、石質的。張祐堃說,目前所知的最早竹質排簫實物為曾侯乙十三管排簫,距今2400多年。最早的石排簫實物為淅川下寺1號楚墓出土的十三管石排簫,用整塊漢白玉雕琢而成,距今約2500年。
尺八及其音樂現在是日本傳統音樂中具有代表性的樂器和樂種之一。中日兩國音樂界對尺八的認識有很大的不同。張祐堃說,目前資料顯示唐宋時代的尺八都是六孔,豎吹,所以也有當時的文獻記載尺八也被叫作簫。進入日本后的尺八不是依唐制宋制為六孔,而是依漢制為五孔。在我國宋代,尺八與洞簫吹口有了內外切的分野,尺八U口有益于音準的穩定,音準彈性范圍大?!俺甙顺蔀槿毡敬硇詡鹘y音樂,得益于宗教的傳播,尺八進入日本后成為一種宗教的道具,因為宗教和統治階層的推崇而發展起來?!?/p>
張祐堃說,通過現存的文獻、詩詞、壁畫等,能發現簫文化貫穿著中華民族的文明史。簫的音色質樸、柔和、溫婉、幽雅。常用于獨奏、琴簫合奏等,長于寄托寧靜悠遠的遐思,表現細膩豐富的情感。對當今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來說,簫聲可以幫助安撫緊張的情緒,于安寧中體會古人的趣味。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來源:湖北日報】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