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9月28日訊 9月28日,武漢市江夏區山坡街道東方紅村村委會附近,隨著5G基站的開通,5G信號覆蓋了這個小漁村。東方紅村是武漢市最后一個通5G的行政村,這標志著武漢市1763個行政村全面實現“村村通5G”。
東方紅村剛建好的5G基站。記者孫珺 攝
上午,村民王開海搖著漁船在斧頭湖上撈菱角。他告訴記者,隨著5G信號的覆蓋,手機明顯“加速”了。“等到10月底開湖,就能用5G網絡導航,再不用擔心遇著大霧天,網絡不給力,摸不著方向了。”
【資料圖】
村主任高照軍說,村里337人,從事漁業的就有一半。“以前,4G基站在2公里遠的地方,網絡不好的時候,手機發個信息‘直打轉’。漁民一碰到大霧天,湖面上霧氣包裹,完全分不清楚方向,手機定位、導航都是‘盲導’,有的人直接把船劃到了嘉魚。”
武漢市轄區內江河密布,湖泊眾多,農村信息通信設施建設一直面臨諸多挑戰和困難。武漢移動江夏分公司建維中心主任李少杰說,東方紅村就是一個縮影,它位于武漢西南邊界,坐落在湖北省第三大湖斧頭湖中的小島上,僅有一道湖堤與外界相連,地理位置偏、網絡投資大、基站建設難、運維成本高。“小路狹窄,吊車開進來都很困難,光運輸信號塔就花了好幾天。歷時一個月,終于將5G基站安家在了這個小漁村。”
村民王開海搖著漁船下湖撈菱角,身后就是剛剛建好的5G基站。記者孫珺 攝
有村民現場體驗,在5G網絡環境之下,用手機下載一個1.8G的游戲,用了不到20秒,比4G網絡快了10倍有余。“將來,我們希望踏上數字網絡的快車道,帶動村里的創業模式和生活方式不斷轉型升級。”村主任高照軍展望,隨著5G網絡在鄉村的延伸,電商、直播等新業態的“下沉”,“互聯網+”新模式將不斷拓寬水產、農產品銷路。“以后,漁民劃著船現場撈魚、賣魚,都可以通過視頻直播現場賣貨。”
來自武漢市通信管理局信息顯示,截至今年9月,全市5G基站數量突破3.4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可達25個。今年,市通信管理局、市經信局錨定市兩會確定的年內實現100%行政村“村村通5G”目標任務,貫徹全省網絡強基賦能“春雷行動”的要求,統籌全市信息通信行業力量,大力推進共建共享,全力加快“村村通5G”工程建設。作為移動通信設施建設的主力軍之一的武漢移動公司,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打造“中部領先,全國一流”新型信息基礎設施號召,采用先進的700M 5G網絡技術,克服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弱、極端高溫天氣等困難,提前3個月完成了全市所有行政村的5G覆蓋建設。武漢移動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進5G、千兆光纖寬帶、高速傳送網絡、算力網絡等新基建工作,不斷提升全市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水平,為武漢市打造經濟發展的“數字引擎”貢獻力量。
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東方紅村5G站點的開通,意味著我市近1800個行政村均已全面實現5G網絡覆蓋,這是武漢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市通管局主要負責人表示,“村村通5G”工程為武漢農村網絡服務補齊了短板,使得武漢農村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整體水平邁上了新臺階,將推動更多農村信息化應用和發展,促進數字鄉村建設,進一步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對武漢農村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長江日報記者孫珺 通訊員任燁 鮑秦)
【編輯:鄧臘秀】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