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9月25日訊(見習記者樊友寒)“每一塊石頭都在講述一個故事。”66歲的市民程先生是一名石頭愛好者,近兩年來,他沿著長江邊撿拾了4000多塊石頭帶回家收藏。他每天在網上分享石頭的照片,還附上自己取的名字,獲得上千網友關注。一名網友評價:“您的主頁全是各種石頭配上一些很特別的名字,很考驗人文功底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12日20:59,程先生發布了一張奇石圖片,配文字“蟾王獻寶滿溝晶”。記者注意到,這是一塊手掌心大小的石頭,上窄下寬,通體為黃色,黃色下隱隱透著白,中間部位還有幾條黑色的溝壑。
長江石“蟾王獻寶滿溝晶”。程先生 攝
程先生解釋,這個奇石形體上看是金蟾,有一條富含晶玉的溝從它身體穿過,所以取名為“蟾王獻寶滿溝晶”,含有吉祥、發財的寓意。“這是我近日最喜歡的藏品,取的名字也最為滿意。”
從2021年6月開始,石頭愛好者程先生開始每天在今日頭條上分享自己從長江邊撿來的奇石照片,再配上具有故事性的名字。
長江石“女媧補天圖”。程先生 攝
“黃龍出殼”“虎峰山藏寶洞”“廬山秀峰”“女媧補天圖”……截至目前,程先生發布了2160個與長江石相關的作品,每天至少兩條,收獲了1984個粉絲。圖片里的石頭均是程先生在長江邊拾得,撿回家后刷洗干凈,曬干,貼標簽,涂保護油,再將每一個石頭編號登記后裝袋,每袋按日期和大小分裝30至50個石頭。“一袋袋有序堆放在一起,不占地方又方便查找。”
長江石《廬山秀峰》。程先生 攝
程先生和石頭的緣分開始于2021年1月的一天,他坐中巴去親戚家吃酒。途中,車在鄉間的公共廁所旁停靠,程先生下車活動時,看到路旁有一小堆鵝卵石。程先生撿起其中一塊把玩,發現石頭上的紋路形成了圖案,像一只貓拉著一根很長的線。程先生剛想仔細看看,就聽到司機招呼大家上車,只能放下石頭匆匆離開。
“車都開出去好遠了,我突然想到,剛剛那塊石頭上的圖案不正是小學語文課文《小貓釣魚》嗎?”程先生表示,當時他越想越興奮,覺得自己發現了大自然開的“小玩笑”。回家后,程先生總會想起這塊石頭,終于在一個月后按捺不住返回尋找,將它從離住所20公里的地方帶回了家。“這是我收藏的第一塊石頭,我給它取名叫“小貓釣魚”!”
程先生近日收集的長江石圖片合集。程先生提供
這之后,程先生對石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天都外出尋找有趣的奇石,研究其紋理,試圖發現其中‘故事’,為其取名。“看了很多地方的石頭,發現長江石最得我心意。”據程先生介紹,長江石形狀多以秀、美為特征,一手可握,方便攜帶也方便收藏。生活在長江邊的程先生就像發現隱秘寶藏的孩子,欣喜若狂,每天都會到江邊“尋寶”。
隨著程先生對奇石的研究逐步深入,他發現自己最愛的長江石在奇石領域似乎并未占據重要位置。程先生表示,奇石愛好者們偏好黃河石,覺得黃河石的價值更高,卻較少關注長江石。“我感到不平,我要為長江石‘吶喊’。”隨后,程先生便想到了通過社交媒體宣傳長江石的法子。
“剛開始對電子產品真的不甚了解”,據程先生介紹,起初,無論是拍照還是經營社交媒體賬號,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琢磨,還得請教家里的小輩們。通過這一年多的學習,他的賬號獲得了不少網友的關注。“我會繼續挖掘長江石文化,發布在社交媒體上。”
【編輯:鄧臘秀】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