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9月以來天氣轉涼,武漢由于氣候條件轉好,蔬菜長勢旺盛。記者探訪蔬菜大市場發現,目前蔬菜品種齊全,供應充足,本地菜供應量上升使菜價明顯走低,不少商販掛出“本地菜”招牌。同時有市民反映一些區域菜價相比之下較貴,記者探訪了解到,菜販進貨渠道不一是主要原因,本地菜供應在逐步上升中,價格總體呈現下跌趨勢。
商販掛出“本地菜”招牌
9月20日,記者在堤角附近一家蔬菜批發市場看到,漢菜(莧菜)、番茄、小白菜、絲瓜、豆角等日常菜品種類齊全。“有段時間很貴,這兩天便宜了些,趕快來多買幾斤”,周婆婆一大早就前來買菜,她剛買了幾斤2.5元一斤的漢菜,相比前一天便宜了1元。
零售攤主姚女士告訴九派新聞記者,她每天晚上都會從批發商處收購蔬菜,近日有了更多議價空間,多種菜品價格走低。漢菜、小白菜每斤2.5元,青椒每斤6元,降了1元。西葫蘆每斤3元上下,豆角每斤5塊,相比3天前降了1-3元。她表示,目前批發市場蔬菜供應量很大,特別是武漢市和周邊快生菜大量上市,壓低了菜價。
后湖區域一家蔬菜大市場
同時有市民反映一些區域菜價相比之下較貴,據了解,菜販進貨渠道不一是主要原因。記者探訪后湖區域一家蔬菜大市場發現,這里的青椒零售價普遍為8元,仍有議價空間。攤主潘女士告訴記者,由于她日常進貨量并不大,不適合從批發商處拿貨,選擇了其他進貨渠道,并且所售青椒品種和品相較好,價格稍貴。
武漢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向媒體介紹,武漢市在整個9月會搶播總共6萬畝快生蔬菜,目前第一批的3萬畝已完成搶播。第二批搶播面積3萬畝,將于9月下旬完成。其中,首批搶播的小白菜、毛白菜、菜心、蘿卜菜等十多種綠葉菜,將于10月上市,確保全市蔬菜市場量足價穩。
武漢現代農業教育中心專家分析,在經過農歷“白露”節氣后,本地的氣候有利于快生蔬菜生長,還有更多新一季的快生蔬菜從9月中旬開始陸續上市,最終形成供應渠道更多、品種更豐富、價格更實惠的市場狀態。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