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劉純銀
夜間經濟繁榮程度往往被看作是一座城市經濟便利度和活躍度的晴雨表。數據顯示,我國有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進一步擴大內需,夜間經濟是備受關注的發力點。
所謂夜間經濟,一般指從當日18點到次日凌晨2點所發生的服務類經濟活動。它能帶動購物、餐飲、文化、娛樂、觀光、旅游、健身、交通等多行業的發展,成為城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同時夜間經濟還可以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極大地緩解城市的就業壓力。實際上,發展夜間經濟不僅能夠有效擴大消費,帶動旅游,還與特色街區打造、城市更新等城市建設品質關系密切。
然而,培育和發展夜間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經營場地、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等多方面。所以,要讓夜間經濟繁榮發展、行穩致遠,必須打好“組合拳”,這也是各地面對的一個重要現實課題。
打好“組合拳”應當樹立創新思維。為避免夜間經濟出現“千城一面”,就需要各地樹立創新思維,并根據地方實際和城市特色,準確把握城市定位與夜間經濟文化品位等契合點,利用現代科技元素、時尚因子和多元文化的加持,以培育更多獨具魅力的新業態,在給市民和游客帶來差異化、多元化體驗的同時,促進城市繁榮發展。
打好“組合拳”應當堅持全局觀念。鑒于夜間經濟涉及面廣、綜合性強、關聯度高,如果沒有全局觀念,疏于管理,就可能導致無序發展,在食品安全、交通秩序、環境衛生、城市形象等方面帶來不利影響。這就需要各地合理規劃空間布局,增加更有特色、有新意的供給,并及時完善相關基礎設施配套,強化交通組織、燈光照明、給排水、垃圾收運、停車場等功能,提升夜間經濟衛生環境及經營秩序,促進其良性發展。
打好“組合拳”應當堅守法治理念。為避免或減少夜間經濟產生的噪聲、油煙、燈光等打擾附近居民正常休息,除了科學合理規劃外,還要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機制,并進一步加強監管,切實維護良好經營秩序,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切實為廣大市民創造安全穩定的夜間生活環境,助力城市和諧文明發展。
讓夜間經濟更好點亮城市的夜空,不僅是一道經濟命題,也是一道治理考題。期待各地多在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多在人性化服務上想點子,引導商家文明經營,促進游客文明消費,讓“煙火”更“文明”、讓“夜市”更“繁榮”,讓“煙火氣”與“文明風”一道同行,行穩致遠。
九派評論投稿郵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